编辑:ddayh.cn
1 辛夷--治鼻渊要药。本品祛风散寒,能上行头目而善通鼻窍。用于外感风寒,头痛鼻塞,尤为鼻渊头痛、鼻塞、臭香不闻、浊涕常流等症的要药。
2 柴胡--治疗少阳证要药。本品长于疏解半表半里之邪,故用为治疗少阳证要药。用于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证。
3 山豆根--治咽喉肿痛要药。本品能清热解毒而利咽喉,为治咽喉肿痛要药。用于热毒蕴结、咽喉肿痛。
4 白头翁--治痢要药。本品能清热,“凉血,消瘀,解湿毒”,故为治痢要药。用于湿热泻痢、热毒泻痢之发热、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等证。
5 红藤--治肠痈腹痛要药。本品长于清热解毒,消痈止痛以治肠痈腹痛。
6 大黄--治疗积滞便秘要药。大黄苦寒沉降,有较好的泻下作用,为治疗积滞便秘的要药。用于肠道积滞,大便秘结。
7 木瓜--治筋脉拘急要药。木瓜味酸归肝经以柔肝,性温可去寒邪拘紧之性,故有较好的舒筋活络作用,且能化湿,为治风湿痹痛所常用,筋脉拘急者尤为要药。用于风湿痹痛,脉筋拘急,脚气肿痛。
8 白花蛇--治风病要药。白花蛇有较强的祛风通络作用,前人云其能“透骨搜风”。常用于以下几种风病: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口眼歪斜、肢体麻木、中风后半身不遂、麻风、顽癣、皮肤瘙痒。
9 苍术--治湿阻中焦证要药。苍术芳香燥烈、有较强的燥湿健脾作用。对于湿阻中焦,运化失司,而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倦怠乏力、舌苔浊腻者,本品实为要药。
10 厚朴--消除胀满要药。厚朴苦燥辛散温能祛寒,长于行气、燥湿、消积。故凡湿阻、食积、气滞所致的脾胃不和,脘腹胀满均适用,以治实胀为主。
11 茯苓--利水渗湿要药。茯苓利水而不伤气,药性平和,为利水渗湿要药。用于小便不利、水肿及停饮等水湿症。另外,停饮所致的头眩、心悸、咳嗽,亦持本品为要药。
12 金钱草--治疗泌尿系结石要药。金钱草利水通淋,排除结石,用于热淋、砂淋、石淋。13附子--回阳救逆要药。附子上能助心阳以通脉,下补肾阳以益火,挽救散失之元阳,为回阳救逆之要药。用于亡阳证,症见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欲绝。
14 肉桂--治下元虚冷要药。肉桂辛热纯阳,能温补命门之火,益阳消阴,为治下元虚冷之要药。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见畏寒肢冷、腰膝软弱,阳萎、尿频及脾肾阳衰,见脱腹冷痛、食少便塘。
15 丁香--治疗胃寒呕吐、呃逆要药。丁香温中散寒,善于降逆,为治疗胃寒呕吐、呃逆之要药。用于胃寒呕吐、呃逆,以及少食、腹泻等。
16 山楂--消油腻肉食积滞要药。本品味酸而甘,微温而不热,功擅助脾健胃,促进消化,为消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用于食滞不化,肉积不消,脘腹胀满,腹痛泄泻等证。
17 鹤草芽--驱杀绦虫要药。本品有杀虫之功,且有泻下作用,有助于驱除虫体,故为驱杀绦虫的要药。用于绦虫病。
18 榧子--驱虫要药。本品味甘性平无毒,既能杀虫,又不损伤胃气,具有缓泻作用,可促使虫体排出,故为驱虫要药。用于多种肠寄生虫病。
19 地榆--治疗烫伤要药。本品能泻火解毒,并有收敛作用,为治烫伤的要药。用于烫伤、湿疹、皮肤溃烂等证。
20 川芎--治头痛要药。川芎祛风止痛之功颇佳,又秉升散之性,能上行头目,为治头痛之要药。用于治疗各种头痛。
21 五灵脂--治疗血滞诸痛要药。五灵脂苦泄温通,入肝经血分,功能活血散瘀止痛,是一味治疗血滞诸痛的要药。用于瘀血阻滞所致的痛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以及胸痛、脘腹疼痛等证。
22 半夏--治湿痰要药。本品乃温燥之性,能燥湿而化痰,为治湿痰的要药。用于脾不化湿,痰涎壅滞所致的痰多、咳嗽、气逆等证。
23 羚羊角--治肝风内动,惊痛抽搐的要药。本品息风止疼功效颇佳,为治肝风内动,惊痛抽搐的要药。用于惊风、癫痛所致的手足抽搐证。
24 麝香--醒神回苏要药。本品辛香走窜之性甚烈,具有较强的开窍通闭作用,故为醒神回苏的要药。用于温热病热入心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惊痛等闭证。
25 黄芪--补气要药。黄芪能补脾肺之气,为补气之要药。具有升举阳气的作用,故可用于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之证。
26 白术--补气健脾要药。本品甘温,为,补气健脾之要药。用于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所,致食少便溏,脘腹胀满,倦怠无力等证。
27 杜仲--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要药。杜仲补益肝肾,故能强筋骨,而为治疗肝肾不足,腰膝酸痛或酸软无力之证的要药。
28 当归--妇科调经要药。本品既能补血活血,又善止痛,故为妇科调经要药。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29 熟地黄--补血要药。本品“补血气,滋肾水,益真阴”,为补血要药。常用于血虚诸证及月经不调,崩漏等证。
30 阿胶--止血要药。本品能用于治疗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种出血证,如《千金翼方》以本品配伍蒲黄、生地治吐血不止,以本品为佐药的黄土汤能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为本品为主药的胶艾汤可治崩漏,月经过多,妊娠下血,小产后流血不止等。故本品不但为补血良药,也是止血要药。
本文摘自《陕西中医函授》1988年第2期,作者:王世杰
热门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