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小儿积滞最早记载于《诸病源候论》,多以脾胃虚弱,乳食不化,停积胃肠,脾运失常,气滞不行。多年来,笔者用消积散治疗每多获效。
组方:枳实12克,厚朴10克,莱菔子10克,木香9克,鸡内金15克,茯苓10克,砂仁6克,蒲公英,山药,鸡矢藤各10克,焦三仙各15克,生大黄3克。
功效:消积化滞,健脾理气。
方法:共研细面。半岁以内用0.5克,1岁以内用1.0克,2岁以内用1.5克,3岁以内用2克,4至6岁以内用3克,7至9岁以内用4克,10岁以上用5克。一日2次,水煮后冲服加适量冰糖。
适应:小儿积滞,腹胀、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服药期间忌生冷、辛辣油腻、荤腥之品。
方解:方中枳实、厚朴理气宽中;莱菔子味辛能行散,消食化积,尤善行气消胀;鸡内金健脾助运,又能协同活血药以消癥积;茯苓、山药、砂仁、木香健脾行气、醒脾开胃;山楂、神曲、麦芽、鸡矢藤消食化积、健胃导滞;生大黄、蒲公英消积化滞、推陈致新,大黄苦寒,有较强的泻下通便荡涤胃肠积滞作用,《本经》曰:“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诸药合用具有消积化滞、健脾理气之功效。
中医的脾跟西医的脾不是一回事,西医的脾是什么东西呢?西医的脾是免疫系统的一个器官。参与生产淋巴细胞,西医的脾切除没问题。这人车祸导致脾破裂,脾直接切掉,没事,活得好好的。中医的脾可不行了,这两个为什么不一样呢?西方的医学进到中国来的时候呢,他的spleen应该完全起一个其他的名词,叫“斯普林”什么的就可以了。但是不知道谁,一下把中医的脾就给安到这上头去了。中医的脾是有自己的概念的,后世就把这spleen也叫脾了,这两个脾就混了,实际上,中医的脾包括西医的脾和胰两个脏器,但是其功能还远远大于此。它还包括吸收食物中的营养,还负责生血,还负责统血,还负责统水等等。
中医的脾是负责运化食物的。就是把这些水谷精微吸收并向全身输送。这种输送有两个方面。中医认为:食物进入身体,要经过“消”、“化”、“运”三个环节。
食物进来首先进入的是胃,胃是管受纳的,负责接受,胃好比收发室。胃把东西接收完了,接收完以后做初步的处理,把完整的食物变成易于分解的小块, 把食物给分解成为糜状的东西。就是“消化”的“消”的部分。这个时候食物还是食物,只不过被拆分了。
接下来轮到脾工作了,脾要把食物先化掉,食物本身并不是我们身体能够吸收的物质,但是脾可以把它给“化”成可以吸收的物质,这个过程叫“化”,这是脾的功能。“消化”其实是包含着两个含义,不一样,“消”是磨啊,是拆分啊,物质还是原来那个;“化”就是把它变成能够吸收的东西。
“脾主运化”,因为“化”之后,还有“运”。当脾把食物给化成可以吸收的物质之后,脾还负责把它送往全身各处。其中,食物化成一些好的东西叫精微物质,其中清轻的物质往上走,向上输送到心肺,成为气血化生的来源;另外一方面是输送到全身,濡养四肢百骸。有一些重浊的物质向下走,其中糟粕会被排出体外。
这叫运化的运,像灌溉一样,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所以《黄帝内经》里说:“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说这个脾为孤脏。它在中央的位置,它能够灌溉四方,能够像灌溉大地的那种沟渠一样,去灌溉我们四肢百骸。所以,这是脾的运化。 中医有句话叫四季脾旺不受邪,这是医圣张仲景说的。这句话就说明了脾的重要性,意思是脾是人体正气的来源,任何时候,只要脾气旺盛,那么人体就不容易受邪。
小孩特别容易积食,这是小孩的特点。我们说不能给孩子吃多了,现在绝大多数孩子的脾胃太弱了,我们给他吃了好多好吃的,堆到里面了,一下就瘀住了。
积食就是孩子对某些特定的食物,突然摄入过多了,超过了脾胃的运化能力,结果导致脾胃功能减弱。这就是积食了。
我举个例子来形容什么是积食,如果我们把电脑里面的文件都打开,我们同时打开几个没有问题,当我们让一千多个程序同时运转的时候,电脑就会死机了,这种死机就和积食一样。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是多样的,适量的,没有问题。当我们吃同一种东西,吃得非常多的时候,超出了我们脾的运化能力,结果就导致脾的“死机”了,这就是积食,也叫食积。
积食有分类,孩子一点东西都不想吃,没有胃口,是积在胃部,因为胃不能受纳了;有的孩子却特别能吃,可是还是很瘦,这往往积在脾更多,脾无力运化了,身体没有营养,于是发出求助信息,报告司令部说需要吃更多的东西,这样司令部发出指令,要吃跟多的东西,于是孩子就开始猛吃,可是吃得越多脾越无力运化,最后就都泻出去了。
积食还会分出寒热来,如果孩子的身体偏于阴虚,那么积食以后,积滞容易化热,导致湿热积滞为患;如果孩子素体阳虚,则积食很容易伤到脾阳,导致孩子的阳气不足,形寒肢冷,这样的情况一般比较严重,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发育。
积食还分有形的和无形的。有的是积滞的食物还在,这往往是刚刚吃的,是急症,比如孩子吃喜欢吃的奶油蛋糕吃多了,吃了半个,第二天发烧感冒了,此时是有形的积食还在,这是有形的,此时只需要中成药柴胡桂枝颗粒,焦三仙各六克、炒鸡内金六克,给孩子熬水喝。把积滞清掉就可以了;还有一种是无形的,这往往是慢性的,就是吃某种食物过多,伤害到脾胃的运化功能了,此时可能具体的食物有可能不多了,这叫脾虚夹积,还有点有形的物质,还有的时候是积滞的食物早已不在了,但是脾胃却依然无法正常运行,这种孩子正气不足,往往容易导致反复外感,这种情况就是“无形之积”了。如果不及时调理,会逐渐变成“疳积”,所谓“疳积”就是因为喂养不当或者久病导致的严重的营养障碍。
孩子每顿饭都喝粥了,什么都不敢吃,可孩子还是积食呢?这是那种无形的积食,其实是孩子的脾胃被某种食品给拖累的功能异常了,至今未能恢复。
积食表现舌苔中间会开始变厚,有的是全部变厚,有的是只在舌体中间,出现一个硬币一样的变厚的圆圈,口中的异味,是因为胃气不降,导致的口中异味,有的孩子还会嗳气,反出酸腐的味道,严重的还会呕吐。这就是有积食了。
大便的味道特别臭,会有酸腐的味道,“臭如败卵”,这也是症状之一。
绝大多数孩子,此时不想吃东西,不想喝奶,很容易烦躁啼哭,晚上睡觉不安稳。
如果孩子会形容自己的身体情况了,会说自己脘腹胀满。
此时,对于有形的积食,不严重的,也可以用焦三仙各6克、炒鸡内金六克,马上熬水给孩子喝。焦三仙是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6克,这三仙,其中焦山楂是去肉食之积的,焦麦芽和神曲是清谷面之积的。炒鸡内金有化瘀消积的作用,对于促进脾胃功能很有好处。熬水喝了,一般两三次孩子的积食马上就会去掉,如果不去掉的话,这个东西留在里面能变成大患。孩子可能发高烧,退不掉,都是因为这个引起的。这是中医的特点,有的时候,孩子发烧,怎么用退烧药都无效,到了中医那里,中医一看,孩子积食了,于是开些消食导滞的药物,很平淡的焦三仙什么的,结果立竿见影,孩子的烧马上就退了,在看孩子的病的时候,总是要观察一下孩子是否有积食,因为这往往是引起孩子其他病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那种脾虚夹积或者干脆就是无形之积的,在前面的焦三仙和炒鸡内金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太子参、白术等补脾运脾的药物,找中医,协助分析一下,然后开个方子调理一下。
消积的东西,也不能常用。小孩积住了,给他喝两天消食导滞的药物,化掉了就不要喝了。千万不要让孩子的脾胃知道了,有一种外来的东西能够替代脾胃了。就不要让孩子的脾胃有这种感觉,你如果天天给他喝消食导滞的药物,他的脾胃功能反而弱了,因为知道有东西替代我了,我不工作了,这样脾胃反而不正常工作了。所以喝两天,一消掉积食,马上停住。这个是小孩积食初期的处理方法。
积食已经比较重了,有了寒热之分,或者要进入无形之积的情况了,就要找医生来处理了,一般需要在消食导滞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滋补脾胃的药物,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恢复。
热门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