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变应性咳嗽属中医学“咳嗽”“风咳”“痉咳”“喉源性咳嗽”等范畴。变应性咳嗽患者敏感性较高,易受外界因素刺激而发,呈阵发性、痉挛性,表现为干咳无痰,咽痒,与风邪“风盛则动”“善行数变”“风性挛急”的特点联系紧密。《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风邪侵袭,首先犯肺,肺气上逆,冲至咽而咳。变应性咳嗽虽病位在喉,但不离于肺,咳嗽是其最突出的症状,咳嗽迁延,日久不愈,更易耗损肺气,复感外邪,成为本虚标实之证。变应性咳嗽核心病机为风邪偏盛,气机不畅,阴津不足。
变应性咳嗽西医病因病机尚未明确。研究发现变应性咳嗽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外周血中的CD4+T淋巴细胞群向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2)显著转移。IL-4是IgE生成的一个重要调控因子。IgE水平与产生IL-4的细胞呈正相关,IL-4由Th2分泌,当Th1/Th2平衡失调,IL-4分泌过多,IgE Fc段低亲和力受体表达增强,导致IgE产生失控,组胺等活性物质大量释放而发生咳嗽。
现代研究发现,根据操作方便的原则采用单向或往返的双向走罐后除了走罐区域的局部效应,走罐还可使循经的非走罐区域的血流量增加,出现一定的循经效应。这有可能是组织液的循经流动导致轴突反射产生的组织胺循经运动,组胺H1受体拮抗剂治疗变应性咳嗽机制可能与抑制气道C纤维,阻止了P物质的释放有关。加速血流量增加与中医理论之络脉相关。络脉通过自身的逐级分支深入分化,其中运行的气血,不断蓄积渗灌,灌注到相应的脏腑组织器官中,充分发挥濡养作用。如《灵枢·本脏》曰:“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络脉具有流通、渗灌、反注的特点。通过渗灌、反注一方面可以实现气、血、津、液的互相转化,另一方面也不断地将组织器官代谢废物吸收入血液,通过流通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综上所述,走罐疗法对变应性咳嗽有相对良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拔罐对机体的温热、牵拉,以促进微循环,提高免疫力等作用有关。
热门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