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痰饮是指体内水液代谢运化失常,停积于机体某一部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浊稠者为痰,稀清者为饮,现代医学常将痰饮并用。《黄帝内经》中虽无明确提出“痰饮”的名称,但其记载中的“水饮”、“积饮”与后世所出现的“痰饮”所意相同。
痰饮之名首见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东汉张仲景在此对痰饮做了较为系统的概述,明确提出了痰饮和痰饮病的概念,并提出痰饮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痰饮指痰证和饮证,二者并列而存,合称为“痰饮病”;狭义痰饮指四饮中的“痰饮”。隋唐时期,痰饮学说发展较为明显,对痰与饮进行了区分。
痰饮的形成因素为感受寒湿,饮食不当,或劳欲所伤,以致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调,水谷不得化为精微输布周身,津液停积,变生痰饮。《外台秘要》中通过归纳总结前人的理论与经验,充分认识到了痰饮病复杂多变,并对痰饮的病因病机做了阐述,其曰:“痰饮者,由气脉闭塞,津液不通,水饮气停在胸腹,结而成痰。又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辘辘有声,为之痰饮。”
总体看来,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水液的输布排泄,主要依靠三焦的作用,三焦主持全身的气化,为内脏的外府,三焦气化失司,阳虚水液停聚,积为饮。纵观三焦分部与所属脏器,《外台秘要》主要从五脏论痰饮:从肺而言,“水在于肺,其人吐涎沫,欲饮水”,因肺居上焦,通调水道,若肺之通调涩滞,则痰饮干肺;从心而言,“水在于心,其人心下坚,筑筑短气,恶水而不欲饮”,因心阳不振,则痰饮上凌于心;从脾而言,“痰水结聚在于胸腹膀胱之间,久而不散,流行于脾胃”,因脾主中焦,有运输水谷精微的功能,脾脏失调,转运无权,则其人少气,身体尽重;从肝而言,“水在于肝,胁下支满,嚏而痛”,因肝气的疏泄和生发,对机体津液的输布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肝失疏泄,饮留在胁下,则胁间悬痛;从肾而言,“水在于肾,心下悸”,因肾处下焦,有蒸化水液之功,心肾相交,温阳助气,肾脏失调,蒸化失职,故心下悸。
可以看出,痰饮的复杂性易引起多种病证,其复杂性又表现在痰饮病性为本虚标实,阳虚饮聚。《外台秘要》中重点提出了痰饮的形成与五脏皆相关,与脾胃关系尤为密切。脾气散精,饮入于胃,故脾胃功能失调,脾阳不足,湿邪内生。从外湿而言,岁土太过,雨湿流行,尤其夏季雨水多,季节多潮湿,导致湿淫内外相引,以致痰饮生成。
热门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