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腹股沟斜疝??腹股沟斜疝发病率在0.8%~4.4%,新生儿期偏高,早产儿的发病率为16%~25%。据统计,右侧、左侧和双侧的发生率各占60%、30%和10%,而男性发生率是女性的6倍。 发病机制 病因 几乎所有的儿童腹股沟斜疝都是先天性的,发病原因为腹膜鞘状突未闭。 ? ?? 病理 凡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者称为腹股沟斜疝。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疝的99%以上,男性占绝大多数,右侧比左侧多见。 转移途径 无 ??诊断 病史要点 腹股沟斜疝没有年龄限制,可在出生后即出现,也可以在儿童期任何时间出现,多发生于腹压突然增高的情况下,比如便秘,剧烈哭闹或者外伤后。 症状要点 在腹股沟部或阴囊内呈现一个宽基底部的可复性包块。白天活动、哭闹或用力排便时增大,平卧、晨起、安静状态时消失,一般无不适症状,如果出现嵌顿,则局部疼痛剧烈,伴有局部红肿,或者脏器相关症状,比如血便或者肠梗阻等。 查体要点 在腹股沟部或阴囊内呈现一个宽基底部的可复性包块,可降入阴囊。疝还纳后可以触及外环明显增大。 ??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无 影像学检查 腹股沟彩超检查是诊断疝气最直接可靠的无创方法。此外,腹腔镜也是诊断斜疝的方法,但属于有创诊断,该方法对疝的诊断比较理想,可发现微小疝,特别是肥胖患儿,能够清楚显示腹股沟疝的形态、周围毗邻关系、疝囊和疝内容物大小等,尤其是患儿取某些体位或做深呼吸时可动态观察。 ? ? ?其他检查 1.局部检查 腹股沟斜疝位于外环及阴囊起始部,呈椭圆形,较大的可降至阴囊内。肿块质软,上极在外环部逐渐消失至腹股沟管中,边界不清。用手轻轻将其向上挤压,肿块即可被还纳入腹腔。复位后,手指压在内环处,咳嗽时可有冲击感。不少病例在就诊时并无肿块出现,应仔细观察两侧腹股沟及阴囊。一般患侧的腹股沟部皮肤稍有隆起,另外,手指在腹股沟韧带上方来回滑动,可摸到增粗的精索,并有两层丝绸互相摩擦的感觉。 2.腹腔镜 近年来腹腔镜既可用于腹股沟斜疝的诊断,也可用于治疗,效果满意。 临床类型 1.易复性腹股沟斜疝 疝内容物容易就回纳到腹腔。 2.难复性腹股沟斜疝 当长期的疝内容物不能回纳或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内,但不会引起患者有着严重症状,就是难复性疝。 3.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疝的口比较小,就容易引起患者的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囊颈的弹性收缩又将内容物卡住,便不能回纳,这种情况称为嵌顿性疝。 4.绞窄性腹股沟斜疝 嵌顿如不及时解除,肠管及其系膜受压情况不断加重可致动脉血流减少,最后导致完全性阻断,即为绞窄性疝。 分期 无。 ???鉴别诊断 腹股沟斜疝常需与腹股沟部及阴囊部肿块相鉴别,如与鞘膜积液、腹股沟淋巴结炎、隐睾、睾丸肿瘤、睾丸或附件扭转等相鉴别,一般并不困难。 治疗 治疗原则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尽管腹膜鞘状突在出生后有继续闭塞可能,但一旦超过1岁一般自愈率较低。因此,一经诊断均应手术治疗,以防发生嵌顿。手术年龄一般以超过1岁为宜。 一般治疗 预防便秘,防止剧烈哭闹以及一切能引起腹压升高的因素。 药物治疗 无 ? ? ? ??手术治疗 1.常规手术 手术可在氯胺酮基础麻醉或骶管麻醉下进行。取下腹部皮纹下耻骨结节外侧方横切口,不需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暴露精索,钝性分离提睾肌,将疝囊提出,剥离疝囊至内环处直至腹膜外脂肪出现,在高位予以结扎,并贯穿缝扎疝囊即可。较大的疝囊如完全剥离侧面较大,可在疝囊中段横断,近端疝囊在内环处高位结扎,远端疝囊可不予切除。 2.少数巨大斜疝 可作精索前腹外斜肌腱膜褥式修补,加强腹股沟管前壁。女性疝的手术方法与男孩相同。对于滑疝病例,疝后壁可为盲肠(或输卵管等器官),应沿盲肠两侧将疝囊壁剪开至疝囊颈部,将盲肠回纳入腹腔后,再缝合剪开的疝囊后壁,然后在内环处将疝囊缝扎。 3.双侧疝 可在一次手术中同时完成。而对于一侧有斜疝,对侧是否有探查的必要,目前存在争论。据大宗病例长期随访后认为,一侧斜疝、对侧鞘状突未闭者2岁以内可占60%,2岁以上下降为40%,而最终发展为斜疝者仅10%~15%。男女比例、左右侧分布上基本相近。来自美国儿科学会的统计,40%的外科医生不主张对2岁以下患儿作对侧腹股沟探查。小儿斜疝可通过B超或腹腔镜检查明确诊断。超声检查如发现内环口直径大于4 mm或在腹股沟管中可见液体或器官即可诊断,准确率高达95%。鉴于其安全、非损伤性、高准确率、经济实用,故在国内外已广泛开展。通过腹腔镜将内环入口修补治疗小儿斜疝在国内外均有报道,同时亦可作对侧腹股沟探查,及早发现未闭鞘状突并加以治疗,减少了患儿再次手术的痛苦。但因其常规需2个手术切口、手术时间较长、费用昂贵等不利因素,该治疗方法是否能成为常规手术值得探讨。 其他治疗 无 常见并发症 术后阴囊水肿较常见,一般1周后即可自行消退。术后复发、医源性隐睾及睾丸萎缩等并发症较少见,发生率在1%以下。术者应仔细操作,尽可能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预后 手术后预后较好。 随访 治疗后定期随访。 预防 无
热门新生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