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婴儿期“蛛网膜下腔增宽”
编辑:ddayh.cn
随着人们健康和疾病认知度增加,发育关键期的婴儿保健和康复意识日益提高。然而,门诊接诊和网上咨询的孩子中,不乏因“脑间隙宽”、“外部性脑积水”等导致一家人揪心不已、到处奔波求医者。事实上,婴儿期出现的这些影像学改变究竟是正常还是异常需要重新认识。
(一)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呢?
蛛网膜下腔是指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间隙,也叫做脑外间隙。影像学上通常以额叶或额顶叶的蛛网膜下腔宽度来判断脑外间隙是否增宽。
(二)为什么婴儿期蛛网膜下腔会增宽呢?
这是正常人类早期快速生长发育的自然现象!0-3岁婴幼儿的脑外间隙呈现小→大→小的演变规律。新生儿的脑看不到脑外间隙及脑沟,仅有窄小的纵裂。随着月龄增加,脑组织与颅骨的生长速度不均衡,1岁内的婴儿头围快速增长,而大脑体积的增加跟不上颅骨生长速度,颅骨与大脑半球的间隙拉大,逐渐出现额叶或额顶叶对称性蛛网膜下腔增宽的现象,这种增宽通常以3-8个月最明显。
(三)婴儿期蛛网膜下腔多少才是正常范围呢?
通常认为:2-12个月婴儿大脑皮层表面与颅骨内板之间的宽度正常额区不超过5mm、颞顶区不超过6mm(8个月时最宽,但不超过8mm)、纵裂前部宽度不超过5mm。1岁以后这种增宽的间隙逐渐变小,2岁左右仅留有缝隙。如果发育过程中各种能力水平跟同龄儿没有差别,不伴有头围指标过小或过大,也没有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表现,这种情况通常属于生理性的脑间隙增宽。
(四)什么情况下的蛛网膜下腔增宽是病理性的呢?
婴儿以下情况的蛛网膜下腔增宽需要警惕病理性的:①有明确脑损伤病史,比如脑发育畸形、某些原因引起的脑软化灶、脑萎缩;②额叶或额顶叶蛛网膜下腔宽度超过了上述正常数值范围,或伴有明显头围增大;③额叶或额顶叶蛛网膜下腔宽度在正常范围甚至明显变小,同时伴有小头、尖头、囟门早闭等;④明显的两侧半球不对称;⑤伴有粗大运动、手功能、语言、社交等能力落后或其他神经系统异常症状或体征。
需要强调的是:生理性蛛网膜下腔增宽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也无需治疗,面对婴幼儿额叶或额顶叶蛛网膜下腔(脑外间隙)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宽,不能诊断为“脑积水”而盲目治疗,必须找专科医生帮忙全面评估神经系统发育状况。病理性蛛网膜下腔增宽则需根据宝贝的病因、相关症状做出明确诊断、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五)什么是外部性脑积水呢?
1.定义 外部性脑积水(external hydrocephalus,EH)是一种影像学诊断术语。指有些头颅较大的婴儿,行头颅CT和MRI检查显示双侧额部或额顶部有蛛网膜下腔增宽,没有或仅有轻度脑室扩大,在2~3岁以后扩大的蛛网膜下腔又慢慢自行消失,又称为良性蛛网膜下腔扩大、婴儿良性硬脑膜下积液、脑室外梗阻性脑积水、脑外积水等,属于假性脑积水。
2.分类 外部性脑积水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1)原发性EH系指找不出明确原因者,多发生于6个月~1.5岁前囟未闭合之前的婴幼儿。国外调查发现80%以上病例存在头大家族史。常以头围增大就诊。部分患儿有抽搐发作、前囟张力增高与隆起。囟门闭合延迟,头颅虽大并无脑积水,眼无落日征。患儿发育及智力大多正常。
(2)继发性EH是指有某些病理因素所致的EH,可见于早产、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维生素A缺乏症等。
3.建议 针对影像学报告单提示“外部性脑积水”者找临床专科医生就诊。尽管大多数“外部性脑积水”良性自限,不需要特别治疗,但不管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都建议严密监测发育,少数有功能异常者应早期进行发育促进性训练,惊厥者监测发作和脑电图情况,不伴异常者也应监测直至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