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暨东亚皮肤科学术会议(CSD 2018)于 2018 年 6 月 21~24 日在云南昆明召开,今年的会议主题是「学术引领,继往开来」。本次大会上,来自国内外皮肤病学领域及基础研究方向的临床医生、研究学者和著名专家汇聚一堂,聚焦前沿,给大家带来了一场学术饕餮盛宴。
与会期间,中国皮肤科医师协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皮肤病学会青年委员、广州军区总医院皮肤科杨慧兰教授接受了丁香园的采访,讲述了敏感肌肤的常见病因、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法,及人工智能在皮肤科的应用方向。
清洁或护肤过度易造成敏感肌肤
敏感肌肤是指高反应性、耐受性差或易过敏的皮肤,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具有相同核心机制的疾病群,用来描述对多种因素易感而诱发的主观感觉症状的皮肤情况。有多种情况可导致敏感性皮肤症状的出现。环境因素:如污染;物理因素:包括紫外线、热、冷、风、空气的接触;生活方式:如化妆品、肥皂、乙醇;心理因素:如压力;激素水平:如月经周期。
杨教授表示,当下多数敏感肌肤的病因是由人为引起。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增加,人们越来越注重外表的养护,尤其很多女士会使用洗面奶、洗脸器,及面膜等护肤品,皮肤科医生或护士也会使用,这就容易造成面部清洁过度、敷面膜过度,甚至化妆品、护肤品过度使用。肌肤承受过度的负荷或不正当的护理,逐渐变成敏感肌肤。这种为了追求美不惜一切代价的现象,很多人翻译成「no 作 no 病」,因为很多敏感肌肤是被人为制造出来的。当然有人皮肤天生敏感,过干或过油的皮肤都会造成敏感。总而言之,很多敏感肌肤还是与人为因素有关。
敏感肌肤的诊断及常见临床治疗方法
敏感肌肤的临床表现以紧张感、刺激感、烧灼感、疼痛感及瘙痒感等主观症状为主,严重者可产生不良情绪或精神症状,对其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杨教授介绍,在临床问诊过程中,患者往往不能直接表述出皮肤敏感,多以皮肤紧绷、干燥等词表达主观感受,医生需要详细观察并询问病史,了解有无引起敏感的因素,如平时清洁过度等。
确诊为敏感肌肤后,需要注意一下几点:定期来医院复诊,与医生及时否同;谨慎选择护肤及化妆品,含超标微量元素、过度去角质形成细胞、刺激性成分的一概不用;经检查后发现有明显皮屑、脱皮,毛细血管扩张者,可使用较为舒缓的医学护肤品,不含防腐剂、不含较多化学物质。
敏感肌肤也可采用皮肤敏感治疗仪——舒敏之星,其原理是将某些表皮的生长因子做产品导入,如 bFGF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达到角质形成细胞的恢复,皮肤表皮屏障功能的增加,使面部肌肤看起来比较自然、光滑。
光电治疗也是常见的方法之一,如果仅有面部干燥、毛细血管扩张,建议使用舒敏仪,有涡流电效应,会使整个面部恢复色泽。如果面部泛红,毛细血管较粗,建议用 DPI 精准的激光治疗仪,用精准的 IPI、DPI 来治疗,使原来模糊的、较粗的毛细血管慢慢收缩。
结合人工智能,标准化评估敏感肌肤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中不断发展,多个临床专科都有相关研究进展的突破。皮肤病学是比较依赖形态学特征的学科,其中皮肤影像是皮肤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指导医生对影像学技术提取出来的特征进行打分评价,完成辅助诊断。
小结
敏感肌肤是多种因素易感而诱发的主观感觉症状的皮肤疾病,当前多由人为制造,如清洁、化妆、护肤过度等引起。确诊为敏感肌肤后,要摒弃原有不当护肤习惯,可以采用舒缓医学护肤品、光电治疗等手段。人工智能在皮肤病学领域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可用于敏感肌肤的标准化评估及诊断。
编辑:张宇萱 来源:丁香园
热门皮肤性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