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来源:MED24
“Ashes to ashes, and dust to dust.”
对于个体而言,死亡即永久的消亡,肉体化为飘散的尘埃,精神也随之湮灭。 ——《圣经》
死亡到底是什么样的?
是病入膏肓的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是停尸间冰冷的尸体?
还是灵魂脱离身体后的欣快飞翔?
作者简介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中心
杜驰 主任
我是一名肿瘤科大夫,曾不知多少次想为肿瘤患者解开他们心中关于死亡的心结,也不知多少次先要说服自己,7年前便开始这样的思考。
长久以来,人们对死亡三缄其口,讳莫如深。
我们在活着的时候总觉得死亡离我们很遥远,很少去关注和思考关于死亡的事。
当重大疾病(如癌症)或危及生命的事件不期而遇时,我们毫无准备、无所适从,以致在有限的生存期内缺乏对生命的规划。
如此一来,如何“善始善终”?也许真是“死不瞑目”!
作为从医多年的肿瘤专科大夫,我见过很多癌症患者对死亡的恐惧已超越了死亡本身。
以今天的医学水平,完全根治恶性肿瘤,仍然是个难题。所以,在人们眼中,恶性肿瘤无异于死亡通知书。
中国肿瘤发病率正急剧飙升,越来越多的癌症新发患者被诊断时无法面对,饱受心理煎熬,甚至有一部分人无法跨越而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而大量癌症幸存者也在今后的生命旅程中被打上癌症的烙印,日日活在死亡笼罩的阴影之中。
一些患者常常怀着极端恐惧的心理,战战兢兢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经受了痛苦的肉体疼痛和残酷的心理折磨后离开这个世界。
根植于传统观念中的潜意识往往会不自觉左右我们的情绪,尽管早在2006年,WHO就将肿瘤定义为慢性病加以控制,仍有无数人把癌症等同于绝症和死亡,因而产生恐惧、焦虑、无助感和对生活的无意义感。
今天,我希望用我的视角直视耀眼的“骄阳”,同大家一起面对生命中最恐怖却又无法改变的命运,打开关于死亡的情结,以更丰富、更有同情心的方式再次直面人生。
人生本是一场单程旅行
怎样才能帮助患者善终,踏上美丽的归途
死亡本来什么也不是,死亡却成了一切!
这,正是问题所在。
死亡始终跟随着我们,悄无声息地敲打着我们的心门,深深地潜藏在无意识深处……
死亡的焦虑通过隐藏和伪装,转化成各种症状,是我们所体验到的诸多困扰、压力和内心冲突的源泉。
我们活着的时候经常接受“人生观”教育,但却没有人教给我们“人死观”;就生命价值观而言,这将是残缺不全的!
在国外,死亡教育被作为通识教育内容很早就开始在中小学生中推广。
死亡教育帮助人们从另一方面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消除对死亡的错误看法,树立正确的死亡价值观;好的死亡教育可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法国针对少儿的死亡教育绘本
《汤姆的外公去世了》
医学的责任不仅仅是救死,更是优生优死
死亡就真的那么一无是处吗?
根据辨证唯物主义原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死亡当然也不例外。
如果没有死亡,人口数量无限制增长,地球资源被耗尽,人类还能生存和发展吗?死亡的不可避免是人类延续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死亡是伟大的。
作为与死亡赛跑的医生,我意识到医学的根本任务是提升人的生死品质,在基本实现优生的前提下,也必须实现人的优死。
医学将有选择地阻止死亡,避免早死、追求与实现安详死亡,而不仅仅是维持单纯生物学意义的生命。
作为医生,在无数次与死亡的正面较量中,我感到肿瘤专科最艰难的任务之一,是让患者对生存充满希望,同时又能直面无法回避的死亡。
在肿瘤学的不同领域,医生每日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极端——怀揣美好愿望,同时准备最不幸的结局;其实正是当今医学技术面临的尴尬境地。
在医疗技术无法达到的高度
医学人文是唯一的出路
大量研究表明,肿瘤病人的心理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否定期、愤怒期、协定期或讨价还价、抑郁期、接受期。
由于个体的独特性,每例临终患者都依据适合自己的速度和顺序经历着人生最后的时光。特别是在治疗过程中,强大的经济、精神压力及治疗身体痛苦让部分患者为了逃避这种折磨而选择自杀,使家庭及社会承受不必要的负担。
对肿瘤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过程进行合适的干预及总体的死亡教育,使他们认识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生老病死的客观规律,从而消除对死亡的过分恐惧,保持心理平衡,在临终前活得轻松自然。
死亡教育:惠及家属的临终关怀
肿瘤患者的家属同样也承受了巨大的心里煎熬。库波勒·罗斯说过“家属往往比病人本身更难接受死亡的事实”。
家属会经历震惊-否认-愤怒-接受、抑郁-震惊、悲哀、接受-理解、复原、重组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家属会有不同的情绪,也会由此产生各种分歧,甚至有可能把自己不能承受的悲伤发泄在他人甚至医务人员身上。
死亡教育可以让家属了解死亡的必然过程及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减轻家属的悲痛情绪。
死亡教育:更合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
死亡教育可以使家属理解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延长没有质量的生命,对不可逆的病人进行不惜代价的救治只是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自身的经济负担,这样就不能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在有真正需要的病人身上。
值得注意的是,死亡教育并不意味着医生对救死扶伤的轻视及对治疗的消极态度。
相反的是,它通过帮助人们学习生和死,能够有效地改变受教育者的精神面貌。在疾病,特别是像恶性肿瘤这种重大疾病面前,病人的精神面貌具有重要的治疗学意义。
除了等死,还能做些什么?
死亡教育除了提供人们面对人生的知识,也包含应对死亡的策略和措施。努力做到“去者善终,留者善別,能者善生”。
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我们的出生,却可以为我们的离世做准备。
香港中文大学行为健康教研中心成立了“美善生命计划”,他们采取“二人三嘱”的措施具体应对死亡:
人生意义:为生命和死亡赋予意义,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及宗教等。
人生回顾:完成人生晚期的发展任务;整合人生。
遗嘱:包括遗产分配、器官捐赠、殡葬安排以及希望邀请参加自己丧礼的亲友名单。
预嘱:预设临终照顾计划,包括选择治疗方式、代理人、其它临终时的照顾等。
叮嘱:此项为心理的准备,包括与家人、朋友的情感多交流、传授生活智慧、冰释前嫌、珍惜共处。
电影《非诚勿扰Ⅱ》片末李香山的人生告别会可以说是“二人三嘱”最生动形象的演绎;我自认为更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关于死亡教育的题材电影。
在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着西方一位医生特鲁多的铭言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我们能够治愈的疾病总是有限的,遵从自然规律,给医学技术施以人文的温度总是可以的;如果能够把死演绎的温暖而又美丽那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是我们追求的境界,愿每一个生命都可以悦纳死亡,达成心愿,学会说再见。
热门介入与放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