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阴性乳腺癌遗传变异的临床意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三阴性乳腺癌系列研究)
编辑:ddayh.cn
三阴性乳腺癌与其他亚型乳腺癌相比,种系(又称胚系、生殖系、可遗传、先天性)基因变异谱有所不同,并且存在种族差异。不过,中国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种系基因变异及其临床意义尚不明确。
2020年11月5日,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在线发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马丁、陈思宇、任金晓、裴雨晨、赵珅、肖毅、徐晓恩、柳光宇、胡欣、余科达、李大强、江一舟、邵志敏、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姜从伟和梁小珍等学者的研究报告,探讨了中国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种系基因变异的分子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该研究利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325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全部基因测序数据,确定了三阴性乳腺癌种系变异谱,并分析了其生物学意义和临床意义。
结果,其中52例(16.0%)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存在至少一种致病或可能致病的种系变异。
这些种系变异与未变异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相比:
发病年龄较早
对侧乳腺癌比例较高
基底样免疫抑制信使核糖核酸亚型比例较高
同源重组缺陷突变亚型比例较高
54.1%的种系变异可见体细胞等位基因特异失衡,与未失衡相比:
发病年龄较早
同源重组缺陷突变亚型比例较高
突变比例最高的基因:
BRCA1(7.4%)
RAD51D(2.8%)
BRCA2(2.2%)
中国患者与高加索人或非洲裔美国人患者相比,RAD51D种系变异比例较高,尤其K91fs突变。
根据功能分析,中国患者特有的RAD51D种系变异与未变异相比:
RAD51D蛋白较不稳定
同源重组缺陷突变亚型比例较高
对PARP抑制剂较敏感
因此,该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具有独特的种系变异谱,并且显著影响肿瘤的临床特征和分子特征。综合种系与体细胞分析,有助于确定最可能受种系变异影响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并有助于更精准地进行临床干预。该组中国患者RAD51D种系变异比例较高,可以作为治疗靶点,并用于指导三阴性乳腺癌的精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