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生过程是一个由癌前病变逐渐衍变为癌的连续病理过程。近年来通过对宫颈脱落细胞的检查,使宫颈的癌前病变得以尽早发现和治疗,已使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宫颈癌前病变,又称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不典型增生)。目前认为,其发生主要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有关。据统计,HPV的感染率在宫颈CIN1中为70--78%;在CIN 2或3中为80--89%;在宫颈癌中则超过95%。正确地认识和预防HPV感染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的必要环节。 HPV是一种双链的小DNA病毒,目前已发现并鉴定出200多种亚型。依据HPV的致癌危险性,感染生殖道和肛门的HPV分类为低危型和高危型。有低度致癌危险的病毒主要包括HPV6、11、42、43、44、53、61等亚型,一般伴随尖锐湿疣或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CIN1),极少引起浸润癌。有高度致癌危险的病毒主要包括HPV16、18、26、31、33、35、39、45、51、52、56、66等亚型,通常在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CIN2、3)部位发现,其中HPV16、18可以在绝大多数宫颈癌中发现。 生殖道HPV在有性活动的人群中普遍存在,每个妇女在一生中都有可能暴露于HPV的一种或多种亚型。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估计,美国每年约有75万新感染生殖道HPV的病例。国内有文献报道,正常宫颈HPV的检出率为11--37%。 HPV感染具有明显的年龄相关性。一项调查3800例18--40岁(平均年龄28岁)妇女的研究显示,HPV的感染率为39%。据统计,HPV感染的高峰年龄为17--33岁,每年新感染病例的高峰年龄为20--24岁。流行病学调查表明,HPV主要通过性交传播,其感染情况直接与女性的性伴侣数,以及性伙伴的性伴侣数有关。HPV也可发生在无性活动的人群,主要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HPV感染者多无临床症状。 1)HPV感染的诊断: HPV病毒无法在体外培养,在体内也不能被诱导出易于检测的免疫反应。因此无法采用血清学检测的方法对其进行诊断和分型。HPV的诊断可以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肉眼可见的尖锐湿疣;也可以根据细胞学或病理学特征性改变,即凹空细胞,以及不同程度的上皮内瘤变。各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病毒的基因组是应用广泛的诊断技术,其中以PCR技术最为敏感,HC2则是目前唯一获得美国FDA批准的,可以应用于临床的诊断方法。 HC2采用RNA探针与HPV的基因组杂交,再以RNA-DNA抗体与杂交体结合,进一步通过化学发光反应对抗体捕获的信号放大,从而对13种常见的高危型HPV进行半定量测定。HC2诊断宫颈病变具有很高的敏感性。法国的一项研究观察了近8000例妇女,比较HC2、传统的巴氏涂片、以及超薄液基涂片(TCT)等三种方法诊断HPV感染的敏感性(100%、68%和88%)和特异性(86%、95%和93%)。HC2用于诊断HPV感染的阴性预测值达100%。 2)临床使用HC2检测的益处有: 1. 用于对细胞学异常结果的评估,以减少临床随访的次数。 2. HC2检测的评估标准较细胞学筛查更为客观,从而减少了检测者之间的差异。 3. 与细胞学方法相结合可以延长宫颈癌筛查的间期,特别是对于老年妇女。3)HPV感染的处理: 对于HPV感染的处理有赖于对其感染状况和感染后转归的认识,即生殖道HPV在有性活动的人群中普遍存在,每个妇女在一生中都有暴露于HPV的可能性。感染HPV后绝大多数人可以自然消退。只有感染了高危亚型、同时又具备其他高危因素的妇女才可能进展为HSIL或宫颈癌。因此对于HPV的感染即要重视,又不必恐惧。 由于目前尚未开发出治疗HPV感染的有效药物,因此治疗主要是针对由HPV引起的宫颈或外生殖器的局部病变。治疗病变局部的方法包括激光、冷冻、宫颈的电切或冷刀锥切。干扰素在理论上具有免疫调节、抗增生、抗病毒的作用,但目前临床应用的阴道内干扰素栓剂并未得到肯定的治疗效果。对于只有HPV阳性,而宫颈细胞学正常的妇女不需要特殊的处理。由于HPV的消退过程需要8--14个月,所以重复HC2检测至少要间隔8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