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近日,年仅 35 岁的台湾艺人高以翔在录制节目过程中,突然晕倒,心跳骤停,抢救无效身亡,一时引起舆论哗然。
心源性猝死也称心脏性猝死,顾名思义,就是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
通常是看似正常的人,突然出现晕倒等症状,如果没有任何处理措施,1 个小时内就可能死亡。
心脏性猝死,离我们并不遥远
其实,高以翔并不是第一个因心脏猝死死亡的明星。
2007 年 6 月,相声演员侯耀文在家中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 59 岁。
2018 年 9 月,「吉祥三宝」父亲布仁巴雅尔突发心梗去世,享年 58 岁。
2019 年 9 月,北京人艺演员 / 导演班赞突发心梗去世,年仅 41 岁。
……
你可能会觉得,名人的工作压力大、强度大,猝死发生率自然高于普通人。
其实,心脏性猝死离普通人并不遥远,甚至有年轻化的趋势。
在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的人数约为 55 万,相当于每 1 分钟就有 1 个人因为心脏猝死而去世。
可以说,不论是收入颇高的明星,还是勤恳工作的普通人,在心脏性猝死面前一律平等,只有不足 1% 的人可以成功获救。
心脏性猝死,真的没救吗?
猝死是突然的,难以预料的。但只要找到关键因素,我们还是能降低风险的。
1. 改善生活习惯,降低心梗风险
《2016 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中提到:
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一种主要原因。
导致心梗的因素,有些没法控制,比如:年龄增长、身体老化、遗传等。
但更多的因素是可以被控制的,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就可以降低风险。
目前比较明确的危险因素有:
吸烟
缺乏体育锻炼
肥胖(超过理想体重的 20%)
血糖、血压、血脂控制不佳
长期精神压力大
想降低心梗风险,控制好这些风险是关键。
2. 学习心肺复苏,关键时刻救命
很多猝死是突发心脏骤停导致,可怕的是,在心脏骤停之后如果只干等着救护车,基本相当于等死。
我们目前还不知道高以翔是否发生了心脏骤停,但如果真的是这种情况,现场有懂得急救方法的人(心肺复苏)、有急救应急的设备(AED),也许年轻的生命就可以挽回。
先说每个人应当掌握的救命技能——心肺复苏,详细方法如下:
?胸外按压
及时有效的胸外按压是抢救心跳骤停的关键。
操作方法是按压 30 次,人工呼吸 2 次,按 30:2 的比例持续交替进行(按压位置是胸骨下半段)。
?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
清理患者口鼻异物,保证其呼吸道通畅,然后迅速进行人工呼吸。
操作时需要捏住鼻子,抬高下巴,包住患者的嘴吹气,吹到胸部隆起为准。
?早期除颤
及时用 AED(体外自动除颤器)。
大多数成人突发非创伤性心搏骤停的原因是室颤。研究发现,对于室颤患者,每延迟 1 分钟除颤,抢救成功率就会降低 7%~10%。
使用 AED 只需要记住简单四步:
按下开机键,启动设备。
按照提示将电极片贴于患者胸部,将电极板插头插入 AED 主机插孔。
如果 AED 分析后建议电击,按下电击按钮。
除颤结束后,立即进行 5 个周期的心肺复苏,AED 两分钟后会自动分析心律。
记住:心肺复苏前要先判断患者有没有反应、大动脉搏动有没有消失。只有心跳、呼吸都停止,或没反应的患者出现呼吸濒死样的喘息,才需要立刻进行心肺复苏。
热门肝胆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