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越来越多的人正因各种“睡不好”而烦恼。《2018年中国睡眠质量调查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10万人中,有83%左右的人经常受到睡眠问题困扰,其中,入睡困难和睡眠浅的人群分别占25.83%和26.49%。睡眠问题严重影响健康,会诱发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器质性疾病,以及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问题。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温长路教授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表示,睡眠障碍多由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气血亏虚等因素造成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所致,对待入睡难、睡眠浅、醒后疲惫等问题,治疗上应辨证施治。
入睡难。入睡困难多与情志因素有关,且多因“火”。中医认为,心主神,肝胆主情志。如血虚肝郁的虚火,常有入睡难、口干心悸、腰酸软、胸胁胀痛感等症状;而心肝火盛的实火,可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彻夜难眠,心烦焦虑、面红口苦等,这类患者应以养心安神、疏肝解郁为主。轻症静心和放松就可缓解,建议每天选择八段锦、散步或快步走等运动,每次30分钟。另外,睡前泡泡脚,可使肌肉、心情放松,调补五脏、协调阴阳、缓解焦虑,失眠状况也会随之改善。饮食方面,可多食鸡蛋、红枣、麦冬、柏子仁、淡竹叶、白芍药等具有养心安神、疏肝解郁功效的食物。
睡眠浅。“胃不和则卧不安”,睡眠浅可分为时睡时醒和无法进入深度睡眠两种。其中,时睡时醒,多与心血失养、脾胃失和有关。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就会导致气血缺乏、心神失养,从而睡眠不安。这类人应减少用脑,同时做到三餐定时定量,避免长期劳累过度。还有一部分人是由于饮食过饱、过热、过凉、过咸等,造成腹胀、胃痛,辗转难安,深睡眠和浅睡眠交替出现,导致时睡时醒。此类人饮食上注意不要暴饮暴食,多吃易消化的食物。无法进入深度睡眠的人群多因身体虚弱、精亏血虚而致,与思虑过度、纵欲过度等因素有关,最终造成肾阴耗竭,心火独亢,水火失济。这类人群要从养心补肾调起。中医认为,“红入心、青入肝、黄入脾、白入肺、黑入肾”,养心以红色、调肾以黑色食物为主,如大枣、花生、枸杞、黑米、黑芝麻、核桃仁等。此外,坚持按揉太溪(足内踝后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关元(将手放在脐下,四横指处即是)等穴位,也有一定功效。
醒后累。睡醒了依然感觉疲惫,可能是痰湿作祟。痰湿阻滞经络、气血,使人四肢沉重、疲劳、失眠,肥胖人群尤为多见,日常应多食用健脾、祛湿的食物。可用荷叶10克,冬瓜皮、生薏仁各15克煲汤或煮粥,也可用陈皮5克、玫瑰花5克泡茶饮用,睡前1小时喝50毫升左右即可。(生命时报)
热门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