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近年来,体育锻炼的益处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于普通大众,锻炼可有效预防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而针对精神障碍患者,体育锻炼除了对一般躯体健康状况有益之外,还可带来在精神症状控制、认知功能改善、预防复发多维度的获益。此外,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部分精神药物带来的升高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障碍风险。下文将从哪些患者能从运动中获益及该如何开展锻炼两方面,引用一些精神医学领域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进行介绍。 一、哪些疾病的患者能从"运动处方"中获益? 1. 抑郁症 2016年,一项由法国兰斯大学科学家完成的研究,将35名正在住院期间服用抗抑郁药的抑郁症患者分联合有氧运动组、作为对照的拉伸组及无运动干预组等三个不同的研究组内,以患者贝克抑郁量表评分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发现:在连续10天的干预后,有氧运动组及拉伸组受试者的抑郁症状均相比于干预前有显著下降;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比较显示,有氧运动组受试者的减分显著优于拉伸组。这些结果提示,短期有氧运动项目即可早期显著改善病情较重的抑郁症患者的症状。 2017年,来自英国、澳大利亚及挪威的学者基于一个包含了33908名成年人的大型长期随访样本,探讨了锻炼对抑郁的预防价值。结果发现:锻炼可有效降低日后罹患抑郁的风险:完全不锻炼的个体日后罹患抑郁的风险较每周锻炼1-2小时者高44%。如果所有受试者每周都能进行至少1小时的身体锻炼,则可减少日后11.9%的抑郁病例出现。 2. 焦虑症 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运动可降低一般人群罹患焦虑障碍的风险,降低焦虑症状的严重度及发作频率。反之,缺乏运动则是罹患焦虑及其他精神障碍的确定危险因素。这些证据表明,运动对一般人群的焦虑症状和焦虑障碍似乎具有保护作用。针对罹患或未罹患焦虑障碍的个体,运动可作为有效缓解焦虑症状的单独或辅助治疗手段。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认知行为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有氧运动,可改善惊恐障碍及广场恐怖症患者的症状。还有研究证明,运动能减轻创伤与应激相关障碍的症状。另外,运动干预对慢性躯体疾病患者的焦虑症状也有改善作用。 运动对焦虑症状的改善效果显著,甚至单次运动就可促进焦虑的缓解。2015年发表于Depression and Anxiety(《抑郁与焦虑》杂志)的一项荟萃研究发现,运动"一次"即可焦虑带来焦虑状态的改善。 3. 精神分裂症 一项2015年发表于精神分裂症类研究著名期刊《精神分裂症通报》上研究提示,有氧运动训练可显著增强这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该项研究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精神病学系的David Kimhy主持开展,研究采用单盲随机设计,共招募了33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17人被随机分入常规精神科治疗组;另外16人则被分入有氧锻炼项目组,进行有氧健身,为期12周。研究以精神分裂症成套认知功能测验为评价指标,结果显示,有氧锻炼组神经认知功能较前改善15.1%;有氧锻炼强度的增加可预测神经认知功能改善25.4%的方差。同时,有氧锻炼可伴随外周血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升高。 4. 强迫症 日前,美国布朗大学Alpert医学院Ana M. Abrant及其合作者针对其开展的领域内首项随机对照研究进行了二次数据分析,旨在评估有氧运动相比于健康教育对于强迫症患者的积极效应。该研究共纳入了56名当前正在接受治疗的强迫症患者,这些受试者以1:1的比例分入有氧运动组及健康教育对照组,在训练师的指导下接受每周一次、共12周的干预。有氧运动组通过常规器械(如跑步机、椭圆机)进行有氧运动。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循序渐进提高锻炼强度,最终达到每周有氧运动时间≥150分钟的目标。作为对照,健康教育组每周接受一次1小时左右的健康教育,涉及营养、睡眠卫生等内容。 研究者评估了每次干预后受试者心境(抑郁、焦虑)及强迫症状(强迫行为及强迫思维)的变化,并通过一系列模型分析和比较了有氧运动对患者的短期及长期累积效应。结果发现:相比于健康教育对照,有氧运动对患者心境的短期改善效应更为显著;相比于健康教育对照,有氧运动更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焦虑症状;相比于健康教育对照,有氧运动更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强迫行为;有氧运动及健康教育对照均未能在短期内改善患者的强迫思维。 二、如何更科学地开展锻炼 1. 适度锻炼 根据欧洲精神病学协会2018年发布的,针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运动体力活动的指导意见推荐:(抑郁症)患者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每周进行2-3次、每次45-6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达到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水平。然而锻炼的时间过犹不及,另有研究显示,每天运动时间超过90分钟,其效果反而不如只进行60分钟的锻炼,因此即使锻炼,也需"适度"。 另一方面,从医生的角度来看,更注重的是客观测定的体力活动量,而非患者主观的活动量。因为有权威研究显示,适度客观活动量而非主观活动量可以有效降低抑郁症风险。 2. 尝试多样化的锻炼方式 如果不能进行专门的锻炼,那么也不需要专门寻找完整的锻炼时间,患者可以将锻炼任务分解在一天中的各个零碎时间,制订锻炼目标及方案,每日的锻炼内容可以包括:散步、拉伸、跳舞10分钟;或是做5种不同的运动,每种2分钟。通过制定这种现实可行的锻炼目标,抑郁症患者可以更好地完成锻炼任务。一旦开始进行体育锻炼,患者就会希望能拓展新的锻炼方式,如参加锻炼课程或体能训练,这些均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3. 坚持锻炼 在一项发表于《情感障碍杂志》上的研究中,研究者系统检索了7个主流数据库2017年12月前收录的相关文章,纳入了6项研究、152名健康成年人,这些受试者每次锻炼至少30分钟,每周锻炼3次,已坚持至少3个月。研究者分析了停止锻炼对受试者抑郁症状及抑郁相关生物标记物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有受试者在停止锻炼仅仅3天后,抑郁水平即显著上升。其他研究显示,受试者在停止锻炼的最初1周及2周后出现抑郁水平的升高。该结果提示,锻炼的效果贵在坚持。 4. 锻炼的时机 2018年《欧洲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分析了不同年龄阶段抑郁症患者锻炼和症状改善之间的关系,探讨年龄因素是否影响体育锻炼对抑郁症的疗效,研究结果认为:年龄并未参与介导体育锻炼对抑郁症临床治愈的影响;即任何年龄段的个体均可通过体育锻炼促进抑郁症的治愈,因此至少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当下开始锻炼,仍然为时未晚。 以上部分内容,综合整理自精神科医脉通
热门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