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2016版中国《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内容涵盖外科、病理、影像、内分泌、核医学等专业领域,结合近年来甲状腺微小癌领域的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和国内的实际情况,为甲状腺微小癌提供更加合理及规范的诊治方案!来看看专家的共识解读。
1.甲状腺微小癌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甲状腺微小癌)指肿瘤最大直径≤10m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癌症报告指出,甲状腺癌新发病例中>50%为甲状腺微小癌,占据甲状腺癌诊治的重要权重。重要权重是什么意思?就是“很重要”的意思!所以甲状腺微小癌是不容忽视的,更不能说“不要紧”!
2. 甲状腺微小癌的影像诊断和穿刺活检
甲状腺微小癌的影像学首选方法推荐采用高分辨率超声影像检查。而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的效果均不及超声,因此不建议将CT、MRI和PET-CT作为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常规检查。有时候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建议患者做细针穿刺活检,但是有些病例一次穿刺活检未必能明确诊断。
3. 甲状腺微小癌的外科处理
大多数甲状腺微小癌病例术后恢复得很好,也不会严重影响学习、生活、工作,于是有些患者甚至医生就得出结论“甲状腺微小癌预后都很好”这一片面的观点。的确,预后良好的患者是幸运的,我们为他们高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甲状腺微小癌都属于“乖宝宝”,任何晚期甲状腺癌都是由微小癌进展而来,专家认为肿瘤的大小并不是评判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唯一指标。癌症不是一发生就是晚期,癌症的三早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恶性肿瘤的诊疗规范中的经典。
实际临床情况是甲状腺微小癌也可以有高侵袭性组织学变型,甚至在早期就出现局部侵犯或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这个癌虽然小,但是很凶的”。还有一些病例原本是微小癌,但是一直没有接受正规治疗,延误了病情,肿瘤不仅长大,还侵犯到周围的血管、神经、淋巴结转移甚至骨头转移。
甲状腺微小癌的总体治疗效果较好,多数患者经过外科治疗就能根治,而且随着科技进步、技术成熟,现在甲状腺手术安全性非常高,术后并发症也很少,住院时间短,对患者生活影响小,所以不要惧怕手术,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专家建议应该积极手术治疗,并且选择专业的外科团队,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
也有少数文献报道部分甲状腺微小癌处于亚临床状态,提出对于无转移的、无症状的甲状腺微小癌可不给予任何治疗,只需观察,此类研究尚在摸索阶段,目前并未得出一个国内外公认的结论。2016版中国《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指出: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甲状腺微小患者,建议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应根据病灶临床特性及危险评估合理选用不同的手术方案,手术时应重视喉返神经、甲状旁腺及喉上神经的保护。正因为现在有这样的诊疗规范,与以前相比,甲状腺癌手术安全性大大增加,术后并发症也显著减少了,所以患者们应该把注意力从“吓人的手术”转移到疾病本身。
有的患者因为恐惧手术,网上到处找“微创治疗”。请注意!微创治疗≠微创手术,网上搜到的“微创”大多是骗人的,专家指出:由于消融技术(射频、微波等)属于局部治疗,不能保证甲状腺微小癌治疗的彻底性;甲状腺微小癌也存在一部分隐匿性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消融技术并不能解决淋巴结转移;经消融治疗后的病灶再行手术的难度增大,属复发高危。所以目前不推荐将消融技术作为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常规手段。
4. 甲状腺微小癌的术后治疗和随访
1)甲状腺微小癌的碘131治疗
大多数甲状腺微小癌不需要碘131治疗,但是,对合并有转移(尤其远处转移)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碘131治疗有助于缓解病情并减低甲状腺微小癌复发的风险。建议:甲状腺微小癌术后碘131治疗应根据病情选择性应用。
2)甲状腺微小癌的TSH抑制治疗
因为甲状腺微小癌不完全等同于低危甲状腺癌,术后治疗也需根据复发风险度进行分层管理,临床医师应根据每个人的病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并且通过动态评估患者验血指标,根据治疗反应进行调整。推荐:甲状腺微小癌术后仍需要TSH抑制治疗,应根据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肿瘤复发危险度和TSH抑制治疗的副作用风险实施个体化治疗。
3)甲状腺微小癌的随访
推荐: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应进行长期随访。高分辨率超声影像检查是常用的监测手段,初始观察周期可设为3-6月,之后根据病情进行调整,如病情稳定可适当延长(如2-3年后改为6-12个月复查)。长期随访的目的在于:①早期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动态观察病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②监控TSH抑制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对某些伴发疾病(如心脏疾病、其他恶性肿瘤等)病情进行动态观察。
甲状腺虽然是个小器官,但是相关的学问可不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让我们一起努力,战胜甲状腺微小癌!
热门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