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很多患者在看放射报告时,经常能看到“陈旧性病变”这五个字,但“陈旧性病变”如何界定呢?是某种疾病恢复后留下的痕迹吗?密度是高还是低呢?
实际上体检发现“陈旧性病变”,通常见于非活动性陈旧性结核,那么面对非活动性陈旧性结核,究竟该不该治疗,需不需要处理,怎么处理呢?
临床上认为患者病灶情况与细菌毒力,人体免疫力等有密切相关性。肺部任何病变均由特定的病理基础构成,肺结核亦如此。其基本病变包括渗出、增生、干酪样坏死、空洞、肿块、纤维化和钙化等7种类型,而通常将渗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变质)视为肺结核的特异性炎症反应。由于机体免疫状态,局部组织抵抗能力,入侵细菌毒力、数量和感染的方式等不同,其肺部病变的病理改变也不同,往往以渗出、增生及变质中的一种类型为主,且其出现相互转换,从而形成了肺结核病理改变的多样性,即肺结核影像表现的多样性。
周新华先生等著《非活动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评价》一文中指出:对钙化标准,CT值(Hu)多在100~1000Hu,CT值通常应达到164及以上方可确认钙化。而常规胸部平片上发现的钙化阴影CT值很高,平均达956。肺结核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后的残留病灶,是局部组织炎症反应的结果,这种反应性改变的吸收往往与结核分枝杆菌的有效杀灭并不是完全同步的,肺结核治疗后残留病灶,有可能在停药1年后还在继续缩小。
部分肺结核病变虽然符合非活动性的影像特点,但随着时间推移,出现病灶增大演变为活动性肺结核,甚至典型的肺结核钙化病灶出现降解液化,重新形成空洞和肺内支气管播散性改变等。这也说明了非活动性肺结核的影像评价存在一定的限度,故对部分肺结核的残留病灶,以及部分初诊肺结核的肺部病变,除确定病灶密度致密、轮廓清楚、边缘锐利外,尚需观察一定时间,确定无变化后,方可确定非活动性肺结核或者陈旧性肺病的诊断。
因此,不能仅凭X线改变说明患者病灶是否陈旧或非活动,除非CT值很高的钙化灶,或明显有病史的患者。但目前CT可见的密度略增高影CT值可以从100Hu至1000Hu,患者或非结核科的医护人员看到“陈旧性病变”,就会认为是老的问题,不需要处理,认为现在没有疾病而不重视,有时甚至还会延误疾病的治疗,增加社会传播风险。在平时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经常见到中高考之前诊断“陈旧病变”“非活动肺结核”,到九月份入学时病灶明显扩大、排菌、需要休学等情况。因此,发现病灶,一定动态观察。
结核病有复发率,有些影像变化甚至不明显,因此即使陈旧结核,也应该定期复查X线及痰检,预防复发。
目前,非活动肺结核的定义中也没有要求动态观察。在我国,结核负担很大,患病率世界靠前列,聚集性居住人口多,很多肺结核仍靠主动体检发现,对有些阴影刚出现的结核病患者,有可能出现结节状阴影和胸膜增厚的情况,甚至密度较高的情况,不注意动态观察,任其发展,有一部分会钙化,有一部分会逐渐出现症状。因此对“陈旧病变”,“非活动肺结核”的诊断和处理应慎之又慎,最好能建议动态观察,定期复查。对于突然出现的大的结节影,仍应按新病灶处理。
综上所述,对“陈旧病变”,或看到“密度较高,考虑陈旧病变”这样的描述时,或“非活动肺结核”诊断时,必须询问有无结核病史,对照以往体检结果,对首次出现,要注意密切观察,并筛查是否活动性结核。对符合肺结核诊断标准的病例及时治疗,利于结核病控制,减少结核病传播等社会危害。对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应定期复查,动态观察。
热门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