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感冒为中医临床诊疗中常见内科外感疾病,临床以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咳嗽、周身酸楚不适、头痛、脉浮为主要临床特征,四时皆可发病。七版《中医内科学》教材对此病的论述有风寒、风热之论,五版、六版《中医内科学》教材亦有此说。感冒分风寒、风热似已为不争之事实,然笔者在临床实践和学习中对此深感疑惑,认为感冒之风热犯表证,却非外感风热所为,治法亦不能局限于辛凉解表,故不揣浅陋,撰此文以述之。
1.审症求因
七版《中医内科学》教材对感冒风热犯表证的记述: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面赤,咳嗽,咽燥,或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流浊涕,口干欲饮,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中医讲审症求因,然从以上诸症并不能得出“风热”为其病因,具体论述如下。
首先对于发热一症,《伤寒论》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明确指出了发热为伤寒的或然症,与风热病因并不是一对一的必然关系。且临床中发热出现与否,会因看病当时距离发病的时间长短、患者机体阳气的盛衰、阳气的郁闭程度等各异,临证之时或已出现、或未出现、或可不出现,故发热之症不能作为感受风热病因的必然诊断依据,至于用发热之轻重来定风寒风热之说亦无需再辩。
中医凭脉辨证,然脉浮数仅记述了脉象的两个特征,更无其它脉象信息,此简单的脉象描述亦不可作为风热病因的直接诊断依据。若单凭此脉便诊此证为感受风热之邪所致,那《伤寒论》第52条:“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第57条“伤寒发汗,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又作何解?
至于咽干、口干、口渴与否,不仅与人体津液的盛衰有关,而且受人体津液的输布情况影响,如中医术语之“津不上承”。而临证中影响患者津液盛衰和津液输布的因素又非常之多,绝非单指风热,故从口干、口渴与否亦不能直接得出此证为风热所致。
2.审证求因
中医临床诊断讲四诊合参,即是看病人的综合表现,总体分析。对单一症状、体征进行论述或不足以说明问题,对此症候群进行综合分析是否仍存在这样的问题呢?为此先做一个假设,假设此证为外感风寒所致。
《素问·玉机真藏论》云:“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又云:“寒则皮肤急而腠理闭。”关于腠理,《金匮要略》载:“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风寒外束,腠理郁闭不通,造成人体气机运行失常,人体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有效地向外布散,热郁在内则身发热;津液运行不畅,向外输布障碍则无汗或汗泄不畅,向上输布障碍,津不上承则可出现咽燥、口干欲饮;腠理闭塞,阳气内郁不能输布体表则恶风寒;火(热)性炎上,内郁之热郁积上行则会出现面赤、头胀痛、咽喉红肿疼痛、舌红苔黄等诸“上火”之症;腠理闭塞,人体气机不畅,而肺主一身之气,外感风寒或可出现咳嗽;脉浮为病位在表,数为有郁热。
由此看来这个症候群亦可为外感风寒所致,或可以理解为此症候群的出现不能排除为外感风寒所致,也即是此假设有一定的可能性,进一步推理,此症候群的出现和“风热”病因的关系并不是一对一的必然关系。
3.审病求因
对于“感冒”,七版《中医内科学》给出的定义为:“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此定义疑点有二:首先,虽风为百病之长,但感受寒、湿等外邪不一定兼加风邪,如感受寒邪亦可以引起感冒;其次,感受外邪亦可以致里证,并非只有表证,而教材中所论专主表证。由于本文重点并不在此,故不作细述。
就感冒病因而言,教材对感冒的病因记为“由于六淫、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然而细研之,定义中感冒既以感受风邪所致,虽六淫之中,风为之长,可兼余之五邪,然余之五邪之中并无热邪,“风热”致感冒之说又何从谈起?
4.审治求因
教材对本证给出指导性治法为“辛凉解表”,辛以开表,凉以胜热,而临床应用却不尽然。辨证可知此证之热为“郁热”无疑,为散热不及或散热障碍而非产热太过,虽辛以解郁、凉以解热,然是否需要用凉应视热郁的程度而定,热郁甚,则用辛凉,不甚则用辛温之剂无碍,盖郁既解则热亦散。
辛凉解表之法实为《伤寒论》麻杏石甘汤之权变,病因实为风寒不差,况诸辛凉解表之方剂皆为江南诸医的临证用药经验,考虑到空间、地域、社会等对人、对疾病的影响,治法局限到辛凉,未免欠妥。方从法出,法随证立,遣方用药,因人而异,此证是否应该治以辛凉尚有待商榷,故由治法反推“风热”病因,立论不足。
5.审文求因
鉴于《中医内科学》感冒风热犯表证病因存在以上疑问,我们再着眼看一下中医感冒和感冒病因的传承。
“感冒”之名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后世医家世袭用之。“感冒”一词在《仁斋直指方》中共出现十处,皆为动词,如“人有中年以上,素挟风痰,腹中时痛,忽尔感冒,虽已发散寒邪,无复发热头疼之苦”。此处“感冒”乃“感冒外邪”之略写,从“发散寒邪”这一治法来看,此处感冒之外邪为寒邪。书中余处“感冒”之后均接有“风邪”“风湿之气”“风寒”“寒邪”等病因名词,皆指六淫邪气,然其中并无“风热”。
北宋之前虽无感冒之说,然经典中对“感冒”之病却已有论述,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由此可见《内经》对感冒的病因、病机、治法已有高度的认识。宋以后,医家对感冒的认识时有变化,明代医家多将“伤风”与“感冒”互称,清代“感冒”的含义却有所扩大,如《医宗金鉴》即将“伤风”“伤寒”“感冒夹惊”等证置于“感冒门”。建国以后,“感冒”逐渐取代了“伤风”而成为规范病名,然而诸医家对于“感冒”病因的认识,却鲜有直接论及“风热”者。
6.审理求因
此处讨论感冒,先彰感冒之本义。至于“感”字,《说文解字》曰:“感,使人心动,从心咸声”,《广韵》云:“动也”,意为人对客观事物、外界刺激等引起的心理、生理的变化,如《诗经·召南》云:“无感我帨兮”,《易经·咸卦》言:“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至于“冒”字,许慎《说文解字》曰:“冡而前也,从冃从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冒,冡而前也。冡者,覆也。邶風,下土是冒。传曰,冒,覆也。”足见“冒”之本义为覆盖,后引申为触犯、顶着、轻率、假充、贪求等义。在古中医经典著作中“冒”字常使用本义,如《伤寒论》第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时至北宋之时“冒”字之本义亦时常被使用,如沈括《梦溪笔谈》:“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可见“冒”字本义一直被沿用。
综合以上文理分析结合感冒的定义,“感冒”的本义即为感受六淫之邪而引起的人机体腠理闭塞、气机运行困阻的病理变化。腠理闭塞,气行受困(郁)即为此病病机。
而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热之性似火,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风热能不能引起人体气机运行障碍呢?显然是可以的,风热合邪可以引起人体散热功能障碍,然此之所谓散热障碍实为外界温度过高所致,实为中暑而无湿,《灵枢·岁露论》云:“寒则皮肤急而腠理闭,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此之病机显然与感冒有明显差异,已不属于感冒范畴。故由感冒的文理和医理(病机)分析均不能得出其有“风热”病因推论。
7.审俗求因
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为了便于对复杂专业知识的理解、记诵,常会绕开复杂的中间理论直接对事物下一个较直观、便于理解、记忆、使用的定义,如清热药、止咳药等。但有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在单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的治疗中,单独使用抗生素是有效的,人们通过这种直接的观察,便在观念里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认识即抗生素的作用是消炎,甚至有些医务人员也这么认为,然而抗生素的作用是抗感染而非消炎。
如果感冒风热犯表证的病因定为外感风热,只是为了便于理解记忆而托名风热,笔者以为不妥,此既不能说明此证之病因,又不能概括此证之病机,徒然以风热名之,不仅失去了证名的作用,又隐匿了此证内在的医理。
热门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