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做晚了真的会害孩子的!
编辑:ddayh.cn
丁妈常说成长应该顺其自然,但这可不是说宝爸宝妈们啥都不用刻意做!
在宝宝的成长阶段,就有这么一些事一定要及时去做,如果做晚了,不仅可能会事倍功半,甚至还可能造成一些不好的后果。
丁妈下面要说的这 9 件事,就真的不应该做晚了。
01 趴着玩
刚出生的宝宝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少有的清醒时间不是躺着,就是被抱着,大人也总担心宝宝太小,不敢让他趴。
实际上,宝宝从医院回到家里的第一天,就可以让他趴着玩了。
让宝宝尽早趴着玩,不仅可以预防扁平头,还能促进早期头部控制,锻炼背部、颈部和手臂的力量,有助于宝宝之后学习翻、滚、爬这些动作。
所以醒着的时候,就可以把他放在不太软的床上或爬行垫上,让他趴着玩。每天 2~3 次,每次三五分钟,如果宝宝喜欢趴,还可以适当延长。
02 添加含铁辅食
在宝宝满 4~6 个月以后,就可以根据宝宝的情况添加辅食,而最初添加的辅食应该是富含铁的食物。
当宝宝长到 6 个月左右的时候,出生时储存的铁就消耗得差不多了。如果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时候,就可能会造成宝宝缺铁。
缺铁不仅可能会引起贫血,还可能影响宝宝的大脑发育。
所以,最初给宝宝添加的辅食应该是强化铁的谷类食品、红肉泥、鱼泥、豆腐等。
03 用杯子
在宝宝 6 个月以后,就可以开始给他用杯子了,在刚开始可以先用学饮杯过渡。
美国儿科学会也建议,让宝宝半岁之后开始学用杯子,1 岁左右离开奶瓶,最晚也不要超过 18 个月。
及时用杯子,不仅能提高宝宝眼、手、嘴的协调能力,还能促进口唇能力和咀嚼吞咽能力的发展,对孩子的心理、语言能力发育都有好处。
如果一直给宝宝用奶瓶,宝宝习惯了用奶瓶躺着吃,会容易发生呛咳、蛀牙、中耳炎这些问题,还容易让宝宝对奶瓶产生依赖。
04 口腔护理
在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就应该给他刷牙了,而且应该用含氟牙膏,让宝宝习惯每天刷牙。
在牙齿萌出后,只要孩子能配合牙医了,就可以带他去涂氟预防;然后在 3~4 岁、6~9 岁和 11~13 岁对分别乳牙和恒牙进行窝沟封闭。
如果发生了蛀牙,即使是乳牙,也应该尽早治疗。不要觉得反正要换牙,不好好保护也没事儿。
乳牙总共要用十来年呢,如果不处理坏了的乳牙,不仅会宝宝吃饭和吸收营养,还会影响以后长恒牙。
05 培养睡眠习惯
好的睡眠习惯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爸爸妈妈好好培养。
3 个月以后,宝宝就逐渐具备了「睡长觉」的能力,到 6 个月以后多数宝宝添加了辅食,晚上不那么容易饿醒,就可以开始培养宝宝的睡眠习惯。
比如,每天到了固定的时间,就可以按照固定的步骤(拉窗帘、洗澡、换尿不湿、喂奶、刷牙等),让宝宝明白睡觉的时间到了,然后就把他放在床上,用轻拍或轻哼来安抚,让宝宝逐渐学会自己入睡,而不是一直依赖抱哄或吃奶才能睡着。
如果不及时帮宝宝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一旦养成了不好的睡眠习惯,比如抱睡、奶睡等,后面再想纠正就难了。
06 戒安抚奶嘴
安抚奶嘴对于 6 个月以内的宝宝来说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安抚宝宝、满足吮吸需求等。
但超过 6 个月,安抚奶嘴的弊端就逐渐显露出来了,会增加宝宝发生中耳炎的风险,要是到 4 岁还在继续用安抚奶嘴,还可能会对牙齿造成不好的影响(比如牙齿不整齐、地包天、上牙前突等)。
一般在宝宝 6 个月~1 岁,就应该逐渐减少或停止给他用安抚奶嘴,最晚也最好不要超过 2 岁。
07 让宝宝自己吃饭
宝宝多大能自己吃饭,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什么时候给孩子自己吃饭的机会。
在 8~12 个月的时候,就可以让宝宝自己尝试用手抓着吃,之后再帮孩子逐渐熟悉用勺子或是其他工具吃东西。
这么做,不仅能促进他手眼协调和精细动作的发育,也能让宝宝更有信心、更独立。
一开始宝宝可能会把食物弄得到处都是,但这只是暂时的。
如果爸妈嫌打扫麻烦或是忍受不了脏,就一直喂他吃,宝宝不仅学不会自己吃,还容易养成喂着吃的习惯,即使两三岁了也要大人喂才行。
08 添加维生素 D
维生素 D 能够促进钙吸收,对骨骼和生长发育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可能会引起佝偻病等疾病的。
但天然食物中(包括母乳)维生素 D 的含量普遍比较少,如果不及时补充,很容易缺乏。
所以,在宝宝出生后几天,就要开始给他补充维生素 D,至少补充到 2 岁,有条件的还可以继续补充到青少年甚至成年。
09 分床睡
虽然迟迟不分床会影响孩子独立、导致性早熟这样的说法并不靠谱,但丁妈也不建议孩子和父母同床共枕。
对小婴儿,最好跟父母同房不同床,只在喂奶或安抚时才把孩子抱到大人床上,要睡觉时就放回他的小床。
当宝宝逐渐长大开始逐渐注意到男女差别,如果还继续和爸妈一起睡,不仅可能会影响性认知发展,还会影响夫妻生活和夫妻关系,而夫妻关系不和睦也会影响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
所以,一般在 2 岁以后 4 岁之前,爸妈就可以逐渐引导孩子分房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