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小儿腹泻病 ( Diarrhea diseasein children),是由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根据其发病原因分为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腹泻两类。 在我国,小儿腹泻病是居第2位的常见多发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尤其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每年有两次发病高峰,一为6,7,8月,主要病原是埃希大肠杆菌与痢疾杆菌;一为10,11,12月,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
[病 因]
(一) 内在因素或易感因素 婴幼儿易患腹泻,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酸及各种消化酶分泌较少,活性较低,因而对食物的耐受力差,不易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且小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的营养物质相对较多,胃肠道负担较大,消化功能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2.小儿胃酸酸度低,且胃排空较快,故对进入胃内细菌的杀菌能力较弱;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分泌型IgA均较低,故免疫功能较差,对感染的防御能力低。 3.婴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且较易发生体液及酸碱平衡紊乱。
(二) 感染因素
1.肠道内感染 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引起,以前两者为多见。病原体多随食物进入消化道,故多见于人工喂养儿;亦可通过污染的日用品、手、玩具或带菌者传播。 (1) 病毒感染 70年代以来,发现人类轮状病毒( Humanrota virus )是引起小儿腹泻的主要病原。此外尚有许多病毒如小圆病毒、埃柯病毒、柯萨奇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冠状病毒、诺沃克( Norwalk )病毒等可引起小儿腹泻。
(2) 细菌感染 埃希大肠杆菌:能致腹泻的大肠杆菌有 致病性大肠杆菌( 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 )、产毒性大肠杆菌( 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 )和 侵袭性大肠杆菌( Enteroinvasive E.Coli,EIEC )三种,近年国内外已有报道 出血性大肠杆菌( 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 )可引起出血性肠炎。 空肠弯曲菌、沙门菌属特别是鼠伤寒杆菌、耶尔森肠炎杆菌,亦是引起小儿腹泻的常见病原菌。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可诱发白色念珠菌、金葡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变形杆菌或绿脓杆菌肠炎;久用类周醇激素等免疫抑制药物,使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白色念珠菌肠炎。 少数腹泻患儿的病原菌为亲水气单孢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或克雷白菌等。
(3) 原虫感染 梨形鞭毛虫、隐孢子原虫可引起急、慢性腹泻。
2.肠道外感染 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肾盂肾炎、皮肤感染以及其他急性传染病时可伴有腹泻。其发生机理可能是由于肠道外感染的病原体同时感染肠道,或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作用使消化功能紊乱所致。
(三) 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 喂养不当是引起轻型腹泻的原因之一,多见于人工喂养儿。喂养不定时,过多过少,或过早地喂食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物,以及突然改变食物品种,均能引起腹泻。个别婴儿对牛奶或某些食物不能耐受,喂后可发生腹泻。而人乳易消化,且含有较多IgA,有助于防御胃肠道感染。
2.过敏因素及其他 对牛奶或某些食物过敏,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等均可诱发腹泻。
[发病机理与病理] 不同病因引起腹泻的机理互有异同,同一病因亦可有多种机理致病。
(一) 消化功能紊乱 多见于非感染性腹泻。主要由饮食不当引起。 当进食过多或食物成分不适当时,婴儿的正常消化过程发生障碍,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和吸收,积滞于肠道上部;同时酸度减低,有利于肠道下部细菌的上移与繁殖;并分解食物产生发酵和***过程,即所谓内源性感染,使消化功能更为紊乱,在肠内可产生小分子短链有机酸( 如乙酸、乳酸等 ),使肠腔内渗透压增加;加之食物分解后,***性毒性产物( 如胺类 ),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强,引起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 毒性产物被吸收后,若肝脏解毒功能不全,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
(二) 细菌肠毒素的作用 由各种产生肠毒素的细菌所致,如常见的ETEC、霍乱弧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等。以ETEC为例,当细菌进入小肠上部后,并不侵入肠粘膜组织,仅接触肠道表面,一般不造成肠粘膜组织的损伤,故病理形态改变较少。其致腹泻机理系通过其产生的肠毒素而引起。 在电镜下可见该菌菌体表面有很多菌毛,它可使细菌和肠粘膜紧密附着在一起,这种菌毛抗原称为定植因子抗原( Colonization factor antigen,CFA,)它使细菌附着于肠粘膜上进行繁殖,并产生肠毒素。而且这种附着能力及其产毒性可以通过质粒( Plasmid )传递给其他大肠杆菌,使其他无产毒性大肠杆菌获得产毒性。 ETEC可以产生两种肠毒素,即不耐热和(或)耐热的肠毒素。不耐热的肠毒素同小肠上皮细胞上的受体-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GMl)结合,并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的ATP转变成cAMP,其结果为cAMP增加,促使肠液中Na+,Cl+及水分的分泌明显增加,超过结肠的吸收限度而发生腹泻。 耐热的肠毒素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而使三磷酸鸟苷( GTP )转变为环磷酸鸟苷( cGMP ),促使小肠分泌增加引起腹泻,但不影响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与钠的偶联转运。由于大肠杆菌在肠道上部繁殖,亦可分解食物引起类似饮食性腹泻过程,并产生中毒症状。
(三) 细菌侵袭肠粘膜的作用 如EIEC、空肠弯曲菌、鼠伤寒杆菌、金葡菌、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等。可侵入肠粘膜组织,引起炎症病变,如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溃疡和渗出。由于肠道的炎症病变而影响了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某些菌株还可同时产生肠毒素,因此,除排出血便或粘冻状大便外,亦可发生水泻。
(四) 病毒性腹泻的发病机制 仍不清楚,已知轮状病毒特别容易侵犯近端小肠粘膜,亦可累及全部小肠甚至结肠。 病毒存在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引起细胞变性与脱落。 位于隐窝部的基底细胞,加速向顶部移行以取代之。由于移行过速,基底细胞未能充分发育,致使上皮细胞由柱状上皮变为立方上皮,除仍保持其原有的分泌特征外,吸收功能则明显不足。由于含有丰富的Na+—K+—ATP酶的顶部细胞的受损,细胞对Na+的吸收转运发生障碍,造成大量水分与电解质在肠内聚积,引起吸收障碍性腹泻。绒毛上皮细胞的病变,使刷状缘表面的双糖酶活性减少,双糖不能水解为单糖,反被肠道内细菌分解,产生有机酸,增加肠内渗透压,渗入大量水分,导致渗透性腹泻的发生。轮状病毒感染仅有肠绒毛破坏,故本病的粪便镜检阴性或仅有少量白细胞。
[临床表现]
(一) 胃肠道症状 以腹泻为主,病因不同,症状轻重不等。轻者多因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所致。 腹泻每日 5~10 次,大便含水分不太多,呈黄色或黄绿色,稀水状或蛋花汤样,有酸臭,可混有少量粘液及奶瓣。重者多为肠道内感染所致,腹泻频繁,每日大便10次以上,多者可达数十次。大便量也较多,常向外溅出,水样或蛋花汤样,黄绿色,混有粘液,亦可有脓血便。 小儿在排便前常腹痛不安、啼哭;排便后往往较为安静。 轻者偶有呕吐或溢乳,量少,重者可频繁呕吐,甚至吐出咖啡样物。 严重者可发生腹胀及中毒性肠麻痹。
(二) 全身中毒症状 轻者可不明显,重者表现高热。精神萎靡。烦躁不安,进而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三)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症状
1.脱 水 因吐泻丧失体液过多或摄入量减少所致,由于脱水的程度和性质不同,临床症状亦不一致。 '
(1) 脱水程度 即累积的体液损失。一般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如前囟眼窝凹陷程度,皮肤弹性丧失程度,循环情况,尿量等进行综合估计。重型腹泻多有中度以上脱水。 轻度脱水: 失水量约为体重的 5%( 50ml/kg ),患儿精神稍差或不安,皮肤稍干燥,弹性稍差,眼窝、前囟稍凹陷,哭有泪,口腔粘膜干燥,尿量稍减少。 中度脱水: 失水量约为体重的 5%~10%( 50~lOO ml/kg ),患儿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皮肤苍白、干燥、弹性较差,眼窝、前囟明显凹陷,哭时泪少,口腔粘膜干燥,四肢稍凉,尿量明显减少。 重度脱水: 失水量约为体重的 10%以上( 100~120 ml/kg ),患儿呈重病容,精神极度萎靡,表情淡漠,昏睡甚至昏迷,皮肤发灰、干燥、弹性极差,眼窝及前囟深陷,哭无泪,口腔粘膜极干燥,唇干燥或干裂,皮肤出现花纹,脉细速,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心音低钝,尿量极少或无尿。
(2) 脱水性质 腹泻时水和电解质大量丢失,由于二者丢失的比例不同,可发生等渗、低渗或高渗性脱水,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血钠测定判断脱水性质。婴幼儿腹泻以等渗及低渗性脱水多见。
2.代谢性酸中毒 重型腹泻多有代谢性酸中毒,往往脱水越重,酸中毒也越重。 其发生原因是: 腹泻时大量碱性物质随大便丢失;进食少和肠吸收不良,摄入热量不足,体内的脂肪氧化增加,故酮体生成增多;脱水时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循环迟缓,组织缺氧引起乳酸堆积;肾血流量不足,尿量减少,体内酸性代谢产物排泄受阻。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浆C02CP的测定来判断酸中毒的程度。
3.低钾血症 胃肠道分泌液中含钾较多,腹泻粪便中含钾量 17.9 土 11.8 mmol/L,故呕吐和腹泻可大量失钾;进食少,钾摄入不足,肾脏保钾的功能比保钠差,在缺钾时尿中仍继续排钾。故腹泻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钾,尤其是久泻和营养不良的患儿,缺钾更为明显。但在脱水、酸中毒未纠正前,体内钾总量虽然减少,测血钾则不一定降低。这是由于脱水时血液浓缩,酸中毒时钾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以及尿少而致钾排出量亦少之故。 当输入不含钾的液体时,随着脱水的纠正,血钾被稀释,酸中毒被纠正和输入的葡萄糖合成糖原,钾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利尿后钾排出增加;而且还从腹泻粪便中继续失钾,因此血钾继续降低,一般当血钾低于 3.5 mmol/L 时,即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血钾症状。
4.低钙和低镁血症 腹泻患儿进食少,吸收不良,从粪便中丢失钙、镁,可使体内钙、镁减少,但一般多不严重。腹泻较久或有活动性佝偻病的患儿血钙较低,但在酸中毒时,由于血液浓缩和离子钙增加,可不出现低血钙的症状。输液后钙被稀释和酸中毒被纠正,离子钙减少,易出现手足搐搦或惊厥。 极少数久泻和营养不良的患儿偶有缺镁症状,常发生于钠、钾都恢复正常以后,当输液后出现震颤、手足搐搦或惊厥,用钙剂治疗无效时,应想到缺镁的可能。
(四) 几种主要病原所致肠炎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肠炎( Rotavirus enteritis ) 我国自1979年北京首先发现轮状病毒为小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后,随后全国各地均有报道。其临床表现特点有:
①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多在秋冬季节,故又称秋季腹泻。
② 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
③ 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无明显的中毒症状。多数患儿在病初即发生呕吐,随后大便次数增加,每日10次左右。量多,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有少量粘液,无腥臭味。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病程 5~7 天,少数较长。
④ 大便镜检常无异常发现,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感染后 1~3 天大便中即有大量病毒排出,此时取粪便的滤液或离心上清液染色后用电镜或免疫电镜检查,可发现轮状病毒,血清抗体一般在感染后3周上升。
2.埃希大肠杆菌肠炎 气温较高的季节发病率较高,以 5~8 月份多见。
(1) ETEC肠炎 潜伏期约 1~2 天,起病较急,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大便次数稍增,大便稀烂;重者腹泻频繁,量多,呈蛋花汤样或水样,混有粘液,但镜检偶见白细胞。多有呕吐,可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一般无发热,或仅有低热,病程约 5~10 天。
(2) EPEC肠炎 EPEC是最早认识的一组致腹泻性大肠杆菌,为婴幼儿腹泻暴发或散发流行的主要病原菌。50~60年代我国曾发生EPEC肠炎流行,近十多年来流行已明显减少,但病房内新生儿、婴儿及托儿所仍常有暴发流行。临床表现与ETEC肠炎基本相似,常无法区分。 (3) EIEC肠炎 潜伏期 18~24 小时,起病急,发热可达40℃,频泻,大便常带脓血。有恶心、呕吐、腹痛,可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甚至休克。临床症状与菌痢不易区别,需要作大便细菌培养。
3.空肠弯曲菌肠炎 多发生于夏季,6个月至2岁小儿的发病率最高,家畜和家禽是重要的传染源,经消化道传染。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一般少于10次/日,粪便呈水样,粘冻样或脓血便,可有恶臭。 发热者较多,并有腹痛、乏力、头痛、呕吐等。由于腹痛及便血,可误诊为肠套叠。 粪便镜检常难与菌痢鉴别。将粪便涂片,采用1%碱性晶红水溶液染色后镜检,可快速找到空肠弯曲菌。
4.鼠伤寒杆菌肠炎 已成为小儿感染性腹泻最重要的病原之一。该菌在外环境中生活力强,耐药性强,不易被杀灭,且传染性强,常引起医院内交叉感染及局部流行。全年均有发生,以6~9月份发病率最高,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主要侵袭体弱小婴儿,尤其是新生儿,不少是在原发病基础上继发感染。 经口感染。潜伏期一般8~24小时,多为胃肠炎型及(或)败血症型。主要症状为发热和腹泻。体温多在38~39℃,热型不规则。 腹泻每日6~10次,严重者达30次以上。大便性状多样易变,可为黄色或绿色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部分新生儿间歇排出白色胶冻样便,乃由于总胆管和十二指肠乳头部炎症性水肿,使胆汁流出受阻所致。大便均为腥臭味。常伴有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适。 病情轻重不一,轻者排出数次不成形大便后随即痊愈;重者腹泻频繁,迅速出现脱水酸中毒及严重中毒症状,并发败血症,甚至发生休克或DIC。年龄越小,并发症越多且严重。 一般病例的病程约2~4周,半数患者排菌约2周,少数达2个月以上。
5.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 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可散发或暴发流行,多累及婴儿及儿童。动物是重要的感染源,主要通过粪-口感染,亦可由动物或人直接传播。不同年龄患者的常见症状有所不同。 5岁以下患儿以腹泻为多见,临床表现与其他侵袭性肠道病原菌所致者不能区别。大便水样、粘液样或脓样,含有大量白细胞。部分患儿大便带血。 大多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呕吐和较严重的腹痛,甚至与阑尾炎相似。 本菌亦常引起咽炎和 颈淋巴结炎。由产肠毒素的菌株致病者,可出现频繁水泻和脱水,病程一般1~3周,少数可延续数月。
6.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多继发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导致金葡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侵袭肠壁和产肠毒素致病。 主要症状为腹泻,轻者日泻数次,停药后逐渐恢复。重者腹泻频繁,每日可达10~20次或更多。大便有腥臭味,黄或暗绿色,似海水样,粘液较多,有伪膜排出。少数有血便,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伴有腹痛,常有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乏力、谵妄、甚至休克。 大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和成堆的革兰阳性球菌,大便培养有金葡菌生长。
7.伪膜性结肠炎( Pseudomembranous colitis,PMC ) 与应用抗生素有关,故又 称抗生素相关性伪膜性结肠炎( Antibiotic associated pseudomembranous colitis,AAPMC ),已证明主要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引起。 该菌为正常肠道菌群,在应用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头孢菌素、青霉素类等抗生素后,肠内微生态学发生变化,促使该菌过度增殖产毒而致病。其所产生的p毒素可致肠粘膜坏死。 病变主要在结肠,小肠亦可受累,肉眼可见粘膜水肿,脆性增加,并有边缘隆起的斑块样的伪膜覆盖于粘膜上。伪膜由多核白细胞、炎性白细胞、纤维蛋白及破碎细胞组成。伪膜脱落后,粘膜下层暴露,可有出血,但无明显炎症反应,与细菌性痢疾和溃疡性结肠炎不同。 主要症状为腹泻,轻者大便每日仅数次,停抗生素后很快恢复。重者频泻,大便初为水样,继之为脓性粘液血便、海苔状墨绿色稀便等,常有伪膜排出,有恶臭。腹泻时常伴有下腹痉挛性疼痛,可有发热、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大便涂片或厌氧菌培养可见致病菌。
8.白色念珠菌性肠炎 有营养不良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史,口腔内常有鹅口疮。 大便次数增多、稀黄、泡沫较多、带粘液,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菌落),大便镜检可见真菌孢子和菌丝,真菌培养可获得阳性结果。 病程多迁延。 (五) 迁延性和慢性腹泻 多与营养不良和在急性期未彻底治疗有关,以人工喂养儿多见。 营养不良时胃酸及消化酶分泌减少,酶活性降低,消化功能障碍,肠道下部细菌易于上移和繁殖,分解食物使其发酵和***以致腹泻迁延不愈。严重营养不良患儿其肠粘膜萎缩,感染性腹泻时肠粘膜上皮细胞受损害,双糖酶尤其是乳糖酶缺乏,有时恢复较迟,甚至达1个月以上。 全身或消化道局部免疫功能低下,肠道内原有感染不易清除,小肠内细菌易于繁殖。常伴有皮肤、泌尿道、呼吸道和中耳等继发感染。病程久者,营养状态、消化及免疫功能更为降低,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长期滥用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凋,亦可发生迁延性或慢性腹泻,如白色念珠菌感染,梨形鞭毛虫感染等。 凡迁延性或慢性腹泻患儿应从病史、临床表现进行系统的病因分析和必要的检查,如检查大便中有无真菌孢子和菌丝、梨形鞭毛虫的滋养体和包囊、隐孢子虫囊卵等,以确定病因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诊 断]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大便性状易于作出临床诊断。按照腹泻的病期和症状的轻重,作出分期、分型;并判断有无脱水及脱水的程度与性质、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注意寻找病因,如喂养不当、肠道内外感染等。
(一) 诊断依据
1.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
2.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二) 根据病程分为
1.急性腹泻 —— 病程在2周以内。
2.迁延性腹泻 —— 病程在2周至2个月。
3.慢性腹泻 —— 病程在2个月以上。
(三) 根据病情分为
1.轻 型 无脱水、无中毒症状。
2.中 型 轻至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3.重 型 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
(四) 病因学诊断
1.感染性腹泻
(1) 急性肠炎可根据大便性状、粪便镜检、流行季节及发病年龄估计最可能的病原,以作为用药的参考。 流行性腹泻水样便多为轮状病毒或产毒性细菌感染,尤其是2岁以下婴幼儿,发生在秋冬季节,以轮状病毒肠炎可能性较大; 发生在夏季,以 ETEC 肠炎可能性大。 如粪便为粘液或脓血便,应考虑侵袭性细菌感染,如 EIEC 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或沙门菌肠炎等。
(2) 有条件的单位应进行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病原学检查。 大便镜检有较多白细胞者可做大便细菌培养; 疑为病毒性肠炎者可取急性期( 发病3天以内) 大便滤液或离心上清液染色后用电镜或免疫电镜检查;还可用免疫学的方法(如ELISA,固相放射免疫法等)检测粪便中病毒抗原,血清中特异性抗体。 病毒RNA凝胶电泳,可直接从粪便中提取RNA,按特征性RNA图谱进行轮状病毒电泳分型,有长型和短型之分。 各种病原肠道感染患者的血清学检查虽对临床帮助不大,但对流行病学调查和回顾性诊断颇有意义。 病原明确后可按病原学进行诊断,如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轮状病毒肠炎等。
(3)流行性腹泻 多发生于产科的新生儿室,系消化道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或病毒所致。传染性强,易暴发流行。患儿每天排便十余次,呈黄水样便,渐变绿色且酸臭,无黏液或脓血,容易发生脱水及酸中毒。应该及时隔离、纠正脱水和酸中毒,细菌性感染者应选用有效的药物做针对性治疗。
(4)外感腹泻 又称胃肠性感冒。冬季因受风寒,夏季因受暑湿都可使小儿发生胃肠功能紊乱,胃肠道蠕动增快而引起腹泻。外感风寒所致腹泻以鼻塞、流涕、发热、恶寒、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伴大便次数多而清稀为其特点,在治疗外感的同时,可以适当服用收敛止泻药。治外感风寒可选用甘和茶、神曲茶等,治外感暑湿可选用藿香正气水、六一散等。
2.非感染性腹泻 根据病史、症状及检查分析可诊断为食饵性腹泻、症状性腹泻、过敏性腹泻等。
学步婴儿腹泻 多见于6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因忌油而引起腹泻。大便每日3~4次,少数病儿每日可达10余次。一般上午次数比下午多,尤其早晨必有一次,其大便量多且干,以后几次大便或稀薄或黏稠。除大便次数增多,其他无异常。这种腹泻为自限性疾病,只要调整食谱,不需特殊治疗也会好。
惊吓性腹泻 婴儿因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受惊后容易造成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而腹泻。以患儿惊惧不安、睡中容易惊醒为该病的特点。其便稀如水,一日数次,黄色无味,一般无须特殊治疗,饮食起居多加注意即可。
饥饿性腹泻 小儿因进食过少,饥饿状态下肠道蠕动增加,肠道消化液增多,于是形成腹泻。其特点是排便次数多而量少,为黄绿色或棕色黏液便,便中主要成分为无气味的肠消化液。对此类腹泻治疗不要操之过急,应适当给予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及多种维生素以增强体质,改善胃肠功能。
蛔虫性腹泻 蛔虫分泌的毒素或死亡虫体崩解产物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强或肠黏膜水肿所引起。多发生于2~5岁小儿,每日稀泻2~4次,多为水样或不消化的食物残渣,伴阵发生脐周轻度疼痛,做大便镜检可见蛔虫卵。治疗原则为驱蛔止泻,蛔除泻自止。
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 又称发酵性消化不良。为进食淀粉、糖类食品过多而引起。粪便量多成堆状或糊状,伴有很多泡沫,有酸臭味,颜色黄绿,一日数次,并且多伴有腹胀、肛门排气多等现象。患儿应少吃糖,多饮水,以减轻肠道负担。同时可选服食母生、胰淀粉酶、多酶片,或用谷麦芽煎水喝,以助消化,一般在1~2天内即可恢复。
蛋白质消化不良 又称***性消化不良。由于过量摄入鸡蛋、鱼、肉等动物蛋白质所致。大便次数不多,呈黄褐色稀水便,有奇特的臭鸡蛋气味,或伴有腹胀、恶心、呕吐,患儿必须控制动物蛋白质的摄入,多吃蔬菜及菜汤,同时吃些山楂片,或将鸡内金焙干研末吞服,还可服用胃蛋白酶、多酶片等助消化的药物。
脂肪消化不良 又称脂肪泻过食油类食物所致。大便次数不多,颜色灰白,形状稀如粥,带泡沫,含有较多的奶瓣,甚至外观呈油乳糜状,粘在手上有油腻之感。患儿必须吃得清淡,或喝点炒米茶(大米炒黄后煮成米汤),以帮助脂肪的消化与吸收。倘若因母乳喂养引起的腹泻,而小儿生长发育并未受到影响,则喂乳可照常,待宝宝添加辅食后腹泻会自然好转。
(五) 脱水的评估 根据临床表现、血液电解质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判断脱水程度、性质、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的情况。
[鉴别诊断]
(一) 生理性腹泻 多见于6个月以下的小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腹泻,但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无呕吐,生长发育不受影响,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
(二) 细菌性痢疾 常有细菌性痢疾接触史,大便细菌培养可以鉴别。 (三) 坏死性肠炎 中毒症状严重,腹痛、腹胀、频繁呕吐、高热,起初大便为稀水粘液状或蛋花汤样,逐渐出现血便或呈红豆汤样便,具有腥臭味,重症常出现休克。 [预 防] (一) 提倡母乳喂养 尤其出生后最初数月内应母乳喂养。这是防治婴幼儿腹泻的重要措施。人乳中含有抗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的抗体,有较高的抗菌能力;含有乳铁蛋白,可阻止需铁细菌如大肠杆菌等的生长;并含有丰富的IgA,可阻止细菌粘附于肠壁对肠粘膜起保护作用。 (二) 人工喂养 要注意选择适合婴幼儿的代乳品,合理调配,注意饮食卫生,每次喂食前用开水洗烫食具,最好定期煮沸消毒。
(三) 按时添加辅食 切忌几种辅食同时添加。
(四) 培养儿童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洗手。做好食品、食具、尿布、便器、玩具和设备等的日常性消毒工作。
(五) 注意给予消毒隔离 感染性腹泻尤其是埃希大肠杆菌、鼠伤寒杆菌、轮状病毒等引起的腹泻,传染性很强,容易在病房内广泛传播,应注意给予消毒隔离。
(六) 注意气候变化时的护理 避免过热和受凉,夏天应多喂水,避免过食或食用富于脂肪的食物。
(七) 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 以免肠道菌群失调,招致金葡菌、真菌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等大量繁殖引起腹泻。
[治 疗] 中国腹泻病诊疗方案提出治疗原则为:预防脱水,治疗脱水,继续进食,合理用药。所采取的综合治疗包括:调整和限制饮食,减少胃肠道负担,合理用药,控制肠道内外感染;预防和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
(一) 调整和限制饮食 腹泻病人既有体液丢失,也影响营养的摄入,一些对比研究说明,腹泻病儿继续喂养,病情恢复得快,WHO小儿腹泻治疗方案中首先强调继续喂养。 因此,对小儿腹泻病儿一般只需调整和限制饮食:如对轻型腹泻,停食不易消化和脂肪类食物即可;对重型腹泻,母乳喂养者适当限制哺乳次数或缩短每次哺乳时间,暂停辅食;人工喂养者可先给米汤、稀释牛乳或脱脂乳等,随着病情好转应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二) 护 理 良好的护理极为重要,对不同病因的腹泻患儿要注意做好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急性期要准确记录出入量,注意呕吐、排便及排尿情况;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及时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冲洗臀部,以预防尿布疹和上行性泌尿道感染;按时喂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保证输液按要求的速度和量进行。
(三) 控制感染 针对病原选用不同的抗菌药物。非侵袭性细菌所致的急性肠炎多为自限性疾病,尤其是轻症仅用支持疗法常可于短期内痊愈,侵袭性细菌所致肠炎一般均需用抗生素治疗。较重病例在送大便培养后即开始用抗菌药物治疗。
1.各种致泻性大肠杆菌肠炎 可选用新霉素、呋喃唑酮、复方新诺明、多粘菌素E、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或庆大霉素等。
2.空肠弯曲菌肠炎 多对氨基甙类抗生素、红霉素、呋喃唑酮、氨苄青霉素、氯霉素等敏感,可酌情选用。
3.耶尔森菌肠炎 可选用庆大霉素、氯霉素、多粘菌素或复方新诺明等。
4.鼠伤寒杆菌肠炎 可选用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呋喃唑酮、复方新诺明、氯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等。
5.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停用原来的抗生素以利于肠道菌群的恢复,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C、叶酸或促菌生等。
6.对金葡菌肠炎 可用半合成耐青霉素酶的新青霉素如新青霉素I、氯苯唑青霉素、双氯青霉素或万古霉素、头孢菌素等;
7.伪膜性肠炎 可用灭滴灵、万古霉素、利福平等,并根据细菌药敏试验进行调整,真菌可用制霉菌素或克霉唑。
8.对轮状病毒腹泻 一般只需对症处理及液体疗法,对部分病情严重者可酌情选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病毒唑( 三氮唑核苷 )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对RNA,D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剂量每日 15~20 mg/kg,分2次肌内注射或静脉点滴。 潘生丁在试管内有广谱抗病毒作用,选择性抑制病毒RNA的合成,并可影响前列腺素的代谢,从而使肠蠕动减慢,分泌减少,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吸收,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剂量每日 3~5 mg/kg,分3次口服,连用3~5天。
(四) 对症治疗
1.合理使用抗腹泻药物 对腹泻患儿一般不宜用止泻剂,应着重病因治疗和液体疗法。仅在经治疗一般状态好转、中毒症状消失而腹泻仍频,可试用鞣酸蛋白、次碳酸铋或氢氧化铝等收敛吸附剂,但腹泻早期不用。 近年来有作者根据腹泻发生的机制分别试用抗肠道分泌、促进肠道水分吸收、抗肠道动力及收敛止泻等药物:如氯丙嗪、次水杨酸铋、消炎痛可抑制或减轻肠粘膜的分泌作用;复方苯乙哌啶、盐酸洛哌丁胺( 易蒙停 )、654-2等可抗肠道动力、解痉止痛,用这些药物治疗急慢性腹泻,如选用恰当,可有一定效果。
2.腹 胀 常见原因是缺钾,亦可由于细菌分解糖产生气体或中毒性肠麻痹所引起。针对病因治疗,要注意及时补充钾盐;针刺足三里、天枢、气海或艾灸神阙;或用新斯的明肌内注射、肛管排气或上述数种合用。
3.呕 吐 多为酸中毒和全身中毒症状之一,随着脱水酸水毒纠正,病情的好转,呕吐逐渐停止。必要时可用吗丁啉口服、氯丙嗪或灭吐灵肌内注射,亦可针刺内关。
(五) 微生态疗法 是利用人体肠道正常菌群成员或其促进物质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以补充和充实肠道微群落内涵,改变不正常的微群落成分,以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抵御病原菌定植侵袭,有利于控制腹泻。 这类药物有:促菌生、乳酸菌素、培菲康、回春生、双岐口服液等。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菌丛失调发生的腹泻有良好疗效。
(六) 粘膜保护剂 肠粘膜屏障分三层:
1.细胞前保护层:由粘液、IgA、正常菌群组成;
2.细胞保护层:有肠细胞、细胞间桥、微绒毛上多糖蛋白复合物;
3.细胞后保护层:包括血运、淋巴,正常肠道粘膜屏障能抵御各种内、外攻击因子,维持消化道的正常生理功能。 小儿腹泻的发病与肠粘膜屏障功能破坏有密切关系,因此维护和修复肠道粘膜屏障功能是治疗腹泻的方法之一。 思密达是一种较好的消化道粘膜保护剂,临床实践证明,思密达对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均有良好治疗效果,而且对引起腹泻的病毒、细菌及其毒素具有固定清除作用;同时能帮助受损的粘膜上皮细胞修复和再生,平衡了肠道正常菌群;由于该药不进入血液循环,无任何毒性作用,味道香甜,儿童易于接受。每日用量:1岁以下1g,1~2岁2g,2岁以上3g,分3次。将药物倒入 20~50 ml温水中搅匀后服用。首次剂量加倍,两餐之间空腹服用。
(七) 中医辨证论治、针灸、推拿和捏脊疗法 用于轻型腹泻或迁延性腹泻和营养不良的患儿,均有一定疗效,可酌情选用。
(八) 液体疗法
1.口服补液 目前各地普遍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ORS)治疗急性腹泻脱水,取得良好效果。这是一种简便、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此种溶液适用于各种原因的、腹泻、脱水,治疗对象一般限于轻或中度脱水患者,并只用于累积损失和继续损失的水和电解质的补充。
(1) 累积损失 轻度脱水口服补液量一般按 50 ml/kg计算;中度脱水 80~100 m1/kg。所需液体量要求在 4~6 小时内服完。
(2) 继续损失 根据大便量和脱水纠正情况酌情增减,原则上随丢随补,丢多少补多少。因ORS溶液含电解质浓度较高,如含钠 90 mmol/L,当脱水纠正腹泻停止后应即停服,以防高钠血症。 按上述方法补液,如因腹泻严重,脱水加重,或因呕吐频繁不能口服者,应采取静脉补液治疗。如完全缺乏静脉补液条件,也可采用胃管滴入法。 在口服补液期间,应同时注意患儿日常液体需要量。口服补液过程中不禁食、不禁水,在补充累积损失的 4~6 小时中,如果由于饮用ORS液而不可能再进食饮水者,脱水一经纠正,要立即开始进食和饮水。 母乳喂养者,应让患儿自由进乳;人工喂养者,可将牛奶适当稀释,幼儿可食用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在补充继续损失阶段,一定要根据患儿要求随意饮水。 本溶液含氯化钾0.15%,为腹泻的一般量,如有低钾症状,应适当增加补钾;有明显酸中毒者,需另用碳酸氢钠纠正。 在配制ORS溶液时,容器应清洁,要用冷开水溶解。应坚持少量多次口服,每隔 2~3 分钟喂一次,每次约 10~20 ml,以免呕吐影响疗效。
2.静脉补液 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重或腹胀者需静脉补液。
(1) 第1天补液
1) 溶液总量 包括累积损失、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三部分。 累积损失量按脱水程度计算,轻度脱水 50 ml/kg;中度脱水 50~100 m1/kg;重度脱水 100~120 ml/kg。 继续损失量根据具体吐泻情况估计,一般情况下每日 l0~40 ml/kg。 生理需要量根据不同年龄需要,婴儿每日约需 60~80 ml/kg。 为了便于应用,临床将上述三部分概括为以下数值,可适用于大多数病例。轻度脱水约 90~12 0ml/kg,中度脱水约 120~150 m1/kg,重度脱水约 150~180 ml/kg。个别病例必要时再作较详细计算。
2) 溶液种类 溶液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溶液的比例主要根据脱水性质而定,累积损失的补液性质可按等渗脱水用 1/2 ~ 2/3 张含钠液,低渗脱水用 等张 ~ 2/3 张含钠液,高渗脱水用 1/3 ~ 1/5张含钠液。 若根据临床表现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时,可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继续损失用 1/2 ~ 1/3 张液体。生理需要用 1/5 张或含钾生理维持液。 3) 输液速度 主要取决于脱水程度和继续损失量和速度。可分阶段进行,首先补充累积损失量,然后补充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量。
扩 容: 对重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先用2:1等张含钠液 20~30 ml/kg,于 30~60 分钟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以迅速增加血容量、改善循环和肾脏功能。适合于任何脱水性质的患儿,对中度或中度以上脱水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不需要扩容。
继续补充累积损失: 扩容后根据脱水性质选用前述不同溶液( 扣除扩容液量 )继续静脉滴注;本阶段应在 8~12 小时内完成,滴速应稍快,一般为每小时8~10 m1/kg。
补充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 脱水纠正后,只需补充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可将这两部分液体混合一起,在12~16小时滴完,每小时约 5 ml/kg。 在液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治疗后的反应,随时调整液体的成分、量和滴速。若经过累积损失的补充以后,吐泻已止,病人情况好转,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两部分,可酌情减少或改为口服。
4) 纠正酸中毒 中度以下酸中毒一般无须另行纠正,因为在输入的溶液中已含有一部分碱性溶液,而且经过输液后循环和肾功能改善,酸中毒亦随之纠正。 对重度酸中毒可另加一部分碱性溶液,提高 二氧化碳结合力 5mmol/L ( 10vol% ),如给5%碳酸氢钠 5 ml/kg 或11.2%乳酸钠3 ml/kg即可。
5) 补 钾 原则是见尿补钾。一般情况下在治疗开始前6小时内排过尿或输液后有尿即可开始补钾。一般患儿按每日 3~4 mmol/kg(相当于氯化钾每日 200~300 mg/kg),缺钾症状明显者可增至每日 4~6 mmol/kg( 约相当于氯化钾每日 300~400 mg/kg )。可分次口服,每4~6小时一次。 不能口服者给静脉滴注,静脉滴注浓度一般不超过0.3%,滴速不宜过快。 合并营养不良、长期腹泻或重度脱水患者的钾损失量较多,输液后血钾更易低落,更应注意及时补钾。一般补钾3~5日,严重缺钾病例应适当延长。
6) 补钙与补镁 一般患儿不必常规补钙,对合并维生素D缺乏症,长期腹泻及营养不良的患儿应适当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在输液及纠正酸中毒过程中如出现抽搐,可给10%葡萄糖酸钙 5~10 ml静脉缓注,必要时重复使用。 个别患儿抽搐用钙剂无效,应考虑低镁血症的可能,可测血清镁,并用25%硫酸镁每次 0.1~0.2 ml/kg,深部肌内注射,每日2~3次,症状缓解后停用。
(2) 第2天及以后的补液 经第1天补液后,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已基本纠正,主要是补充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量,继续补钾,供给热量。其补液量和方法可按前述原则进行。 (九) 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的治疗 二者常伴有营养不良,病情较为复杂,要注意寻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重点是调整饮食,增加营养,控制感染,加强护理。 ① 调整饮食,母乳喂养儿暂停辅食,待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辅食;人工喂养儿可喂酸乳或短时间应用脱脂乳,必要时静脉滴注氨基酸制剂或胃肠道外全营养液,随着病情好转逐渐过渡到一般饮食。 ② 有双糖酶缺乏时,暂停喂糖类和乳类,改用豆制代乳晶。 ③ 对肠道内特异性细菌感染及小肠细菌过度增殖可选用适宜抗生素,但切忌滥用抗生索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有肠道菌群失调者,可用微生态疗法。 ④ 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补充各种维生素;有贫血者给铁剂、维生素B12或叶酸,必要时多次少量输血或血浆;有锌缺乏者补充硫酸锌或葡萄糖酸锌制剂。 ⑤ 中医辨证施治疗效较好,亦可配合推拿,捏脊或针灸疗法。
热门新生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