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及护理方法
家里添了新生命,在高兴的同时,不免会有些手忙脚乱,加上新生儿常会出现一些让人手足无措的生理现象,更是愁坏了不少年轻父母,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10种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生儿常见的10种生理现象
1、生理性体重下降
原因:睡眠时间长,进食少,排出水分及胎粪等。通常体重下降不超过10%且不超过10天,7-10天内只要喂养得当,即可恢复。
处理方法:妈妈勤哺乳,做到按需哺乳。
2、生理性脱水热
原因:室温过高,衣服或包被过多时,通过皮肤蒸发和出汗散热,导致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而发热,称脱水热。
处理方法:调节室温(22-24℃)、相对湿度55-65%并及时增减衣被。
3、生理性黄疸
原因:新生儿出生后最初几天,体内过多红细胞被破坏,产生大量代谢产物胆红素。而新生儿肝功能尚不成熟未能及时将胆红素代谢出体外,引起血液中的未结合胆红素过高,导致皮肤粘膜黄染的现象。一般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期,10-14天消退。
处理方法:妈妈勤哺乳,做到按需哺乳。儿科医生每天监测新生儿的黄疸情况,若诊断病理性黄疸,则建议转儿科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4、新生儿色素斑
原因:背、臀部的蓝绿色色斑,俗称“青记”或“胎记”,是正常新生儿的一种先天性皮肤色素沉着。
处理方法:无需处理,一般在2-3岁后会逐渐消褪。
5、新生儿红斑
原因:原因不明,可能因为肠道吸收某种致敏原而引起的过敏反应。常在生后2-3天出现。皮疹成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多形红斑,散布于头面部、躯干和四肢。婴儿一般情况好,无不适。
处理方法:1-2天内可消退,如红斑较多,可涂上炉甘石洗剂,或口服抗过敏药物。
6、血管痣或斑状血管瘤
原因:可能与母亲体内的雌激素刺激有关,多发于前额中央、上眼皮、后颈部等头面颈部,其次为四肢及躯干。直径约1厘米左右,压之可退色。80%在数月后消失。
处理方法:新生儿期无需处理。若不消退可在6个月或1岁时就诊皮肤科门诊,若进行性增大、变厚则随时就诊。
7、粟粒疹
原因:婴儿的鼻尖、鼻翼等处可见,针头样,黄白色,为皮脂腺堆积所致,是成熟度的标志。
处理方法:不需处理。
8、女婴假月经
原因:有些女婴在生后一周末阴道有血样分泌物,是由于母亲雌激素影响中断所致。
处理方法:不需处理,数天后即可消失。
9、口腔内改变:板牙,上皮珠等
原因:在新生儿的上颚中线或齿龈部位有散在的黄白色、米粒大小的隆起颗粒,是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积留所致。
处理方法:不需治疗,于生后几周或数月消失。不要挑破以免感染。
10、喉鸣
原因:小儿喉部呈漏斗形,喉腔、声门裂相对狭窄,呼吸道的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支撑作用较弱,呼吸较为费力,表现为呼吸声响,尤其在吸气、受激惹、哭闹或吃奶时加重,安静睡眠时缓解。多在3-4月时发展到高峰,6个月到1岁内消失。
处理方法:不需治疗。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
宝宝日常护理要注意什么?
1、抱姿睡姿
抱婴儿时一定要用手托住头颈部和臀部,不宜摇晃,出生一周内的新生儿尽量让其卧床休息。选择卧位宜平卧头侧一边,头颈部抬高15-20度。
2、婴儿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能满足生后6个月以内婴儿生长发育的全部营养需要,且易消化、吸收。为了宝宝健康请坚持母乳喂养4-6个月以上。
3、喂奶后的常见现象及处理
①溢乳和呕奶:
刚出生的小婴儿由于胃位置水平、容量小、食道短、贲门也尚未成熟,因此部分正常新生儿在最初几次哺乳时易出现溢奶和吐奶现象。
处理方法:
喂奶前检查和更换尿布。
婴儿吃饱后轻轻拍背部排出吞入的空气。
婴儿吃饱后不要让宝宝过度嬉戏,应采取右侧卧位,利于胃内容物排空。
也可采用少量多餐的方法进行喂养,溢乳和呕奶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内消失。
②打嗝:
由于吸奶时,难免吸入空气,膈肌受刺激发生痉挛而引起,所以吃奶时或吃奶后打嗝是正常的现象。处理方法:
继续喂奶或喂少量温开水,打嗝现象会自动消失。
4、大小便观察
小便:一般每天约4~10次,颜色淡黄。
大便:通常母乳喂哺的小宝宝粪便会是稀软的,呈黄色或黄绿色。用配方奶喂哺的宝宝粪便会是黄褐色的。婴儿一般每天有一次大便,但也存在个体差异,有些婴儿是2~3天甚至1周才解一次大便,有些婴儿一天2~6次大便。如大便性质在正常范围,宝宝看上去很健康快乐,饮食正常,没有生病迹象,体重正常增长,不需治疗和处理。假如宝宝排便次数增加或排出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粪便很少且硬,宝宝有不适表现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5、臀部护理
婴儿皮肤娇嫩,加上大小便的刺激,几乎所有的宝宝都有可能发生尿布疹。主要表现为尿布接触部位发生边缘清楚的鲜红色红斑,严重的其上可发生丘疹、水疱、糜烂。
预防方法:尿布疹应勤换尿布,并勤洗尿布,在光照下晒干。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使皮肤保持干燥、清洁。红斑可用炉甘石洗剂或珍珠末外涂。
6、脐部护理
医护人员每天会为婴儿洗澡及进行脐部护理,故每位母亲只需协助观察婴儿脐部有无渗血、渗液,有无被大、小便污染的情况,并保持其清洁、干燥。
7、婴儿啼哭的处理
婴幼儿表示饥饿的主要方式体现在啼哭上,初生婴儿出现啼哭多为饥饿时啼哭,表现为主动将头转母亲的胸怀寻找乳头,此时若用手指试探口唇时,会不由自主地伸出舌头作出吮乳的动作,一经喂奶后,便马上安静下来。
主要基础研究方向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营养干预和远期影响。擅长治疗新生儿疾病,在新生儿重症救治、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儿童保健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热门新生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