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家长须知
早产儿由于各个器官发育不成熟,难以适应宫外的生活,有以下的生理特点和并发症的可能:
1.外观不成熟皮肤薄嫩,肤色红,皮肤皱褶处及臀部容易出现糜烂;组织含水量多,易有凹陷性压痕;男早产儿的睾丸常不在阴囊中,易发生“隐睾”(睾丸不能降到阴囊),在发育过程中有可能逐渐下降入阴囊,后期需要泌尿外科随访。
2.体温调节功能差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少,肌肉活动少等,易发生体温不升,皮肤硬肿;汗腺发育不成熟,出汗功能不全,亦易发生体温过高;护理时注意监测体温,保暖,及时增减衣服及被褥。
3.免疫功能低下早产儿自身细胞免疫及抗体合成不足,细胞吞噬功能差,免疫应答不足;皮肤粘膜薄嫩,屏障功能差,因此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极弱,易发生皮肤感染、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感染性肺炎,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所以早产儿多需要住院治疗,出院后要注意隔离,减少外来人员的接触(特别是呼吸道感染人员),加强日常护理。
4.呼吸功能不成熟早产儿的肺发育不成熟,容易引起肺膨胀不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叫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中枢及呼吸器官未发育成熟,易发生呼吸暂停或喂奶后暂时青紫;因咳嗽反射弱,不易咳出气管、支气管的粘液,而易产生肺不张或吸入性肺炎。肺的发育不成熟到后期致慢性肺部疾病(又叫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需要长期吸氧。
5、消化功能差 早产儿吸允及吞咽能力弱,甚至无咽反射;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容量小,胃肠道动力弱,易发生呛奶,溢奶,胃食道返流,动力性肠梗阻;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不成熟,易发生喂养不耐受,开奶及加奶困难,常需要口饲及肠道外营养;由于胃肠道消化、蠕动、阻挡外来病原菌等功能不成熟,开奶后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甚至消化道穿孔,常常危及生命,发生时间与胎龄、出生体重相关,胎龄越小,起病越晚,平均发病时间为出生后12天,极低出生体重儿可迟至2个月。故早产儿开奶后,需严密观察有无呕吐、腹泻、腹胀,但NEC的发生主要与孩子胃肠道发育不成熟有关,预防极其困难。
6.肝功能差早产儿肝功能不成熟,黄疸持续时间长且重;肝功能及凝血机制不健全,故易致颅内及消化道出血;维生素A、D及铁储存量少,易得营养缺乏症;肝糖原储存量少,肝糖原转变成血糖的功能低,易发生低血糖;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差,可因血浆白蛋白低下而易发生水肿,从而增加感染和胆红素脑病的危险性。
7.肾功能低下肾发育不成熟,肾血流量少,水的排泄速度慢,易发生水肿和低钠血症;肾脏排泄氯、磷酸盐、氢离子和产氨的能力差,HCO3ˉ的重吸收和生产差,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8.神经系统由于大脑发育不成熟,65%以上的早产儿可发生颅内出血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中枢神经系统不成熟对皮层下的中枢抑制弱,相对下级的中枢兴奋性较高,易出现惊跳与抖动。早产儿在纠正胎龄40周需要行头颅磁共振检查,并要在新生儿科、神经内科、生长发育科、儿保科门诊随诊。
9.心血管系统早产儿动脉导管关闭常常延迟,常可导致心肺负荷增加,引起充血性心衰、肾脏损害以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相对足月儿易发生低血压。
10.造血系统出生后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下降,红细胞寿命短且破坏多,维生素E及铁的储存量不足等,早产儿在生后不久就可发生贫血,体重愈低,贫血可能愈早发生、愈严重。住院期间常常需要输血治疗,后期口服药物预防或治疗贫血。
11.生理性体重下降早产儿出生后第一周的“生理性体重减轻”可下降10%~15%,一周后,早产儿的体重开始恢复,至2~3周恢复至出生体重,若早产儿患有感染、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或营养不良,则生后早期体重增加缓慢甚至下降。
12.视网膜病早产、低出生体重、酸中毒、贫血、低血糖、氧疗等因素使早产儿易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严重者可致失明。一定要注意眼科随访眼底,以免错失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