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痤疮
?丁玉芳原创2月5日
玫瑰痤疮(rosacea)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主要累及面部血管及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曾称为酒渣鼻。
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可能是在一定遗传背景基础上,由多因素诱导的以天然免疫和血管舒缩功能异常为主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病因不明,可能与精神因素、嗜酒、辛辣食物、高温及寒冷刺激、颜面血管神经失调、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及毛囊蠕形螨感染有关。
发病机制主要有几个方面:
1. 天然免疫功能异常;2. 神经免疫相互作用;3. 神经脉管调节功能异常;4. 多种微生物感染;5. 皮肤屏障功能障碍;6. 遗传因素;
临床表现
临床主要表现为面部皮肤阵发性潮红以及红斑、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等,少部分出现赘生物(常见于鼻部),主要累及20 ~ 50岁的成年人,但儿童和老年人同样可以发病。本病可分为三期,但各期之间无明显界限,经过缓慢,常并发痤疮及脂溢性皮炎,无明显的自觉症状。
1. 红斑期 面中部特别是鼻部、两颊、前额、下颌等部位对称性发生红斑,尤其在刺激性饮食、外界温度突然改变及精神兴奋时更为明显,自觉灼热。红斑初为暂时性,反复发作后持久不退,并在鼻翼、鼻尖及面颊部等处出现表浅树枝状毛细血管扩张,使面部持久性发红,常伴毛囊口扩大及皮脂溢出等。
2. 丘疹脓疱期 病情持续发展时,在红斑基础上成批出现针头至绿豆大小丘疹、脓疱、结节,毛细血管扩张更为明显,纵横交错,鼻部、面颊部毛囊口扩大明显,皮损时轻时重,常此起彼伏,可持续数年或更久。中年女性患者皮损常在经前加重。
3. 鼻赘期 病期长者鼻部皮脂腺及结缔组织增生,致使鼻尖部肥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紫红色结节状隆起,称为鼻赘。其表面凹凸不平,毛囊口明显扩大,皮脂分泌旺盛毛细血管显著扩张。从红斑发展至鼻赘期需要数十年。仅见于少数患者,几乎均为40岁以上男性。
大部分玫瑰痤疮患者的皮损主要发生在双颊部或口周,或只出现鼻部红斑、丘疹,并没有鼻部肥大、增生的表现。很多皮肤科医生将这种常见病、多发病误诊为脂溢性皮炎、痤疮等,甚至模糊诊断为“过敏性皮炎”,而误诊误治现象又导致了不科学、不规范的治疗,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后又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产生。
一般注意事项
1. 防晒、防过热因素:以打遮阳伞、戴墨镜、戴帽子等物理防晒措施为主,皮损基本控制后可考虑试用温和的防晒霜,推荐薇诺娜清透防晒乳;尽量不用过热的水洗脸。2. 心理安慰及睡眠:放松心情,避免紧张、焦虑或情绪激动,有利于病情康复。少数患者具有焦躁、忧郁、失眠等症状,可选用抗焦虑类药物。3. 饮食:清淡饮食,忌烟酒及咖啡或过冷过热饮食,避免辛辣、油腻。4. 护肤:患者需长期使用保湿护肤品以保护皮肤的屏障功能,推荐薇诺娜或者玉泽,减少该病的复发或加重,慎用 BB霜、隔离霜及各种彩妆。选择护肤品时应咨询医生,必要时进行化妆品过敏试验。中重度患者建议护肤简单化,如面部干燥者,仅外用保湿护肤品。5. 月经期加重的患者:必要时排除内分泌及生殖系统疾病。经前注意饮食、睡眠及心情调节,有助于防止玫瑰痤疮复发。
局部治疗
1. 一般护理:修复皮肤屏障是玫瑰痤疮的基础治疗。经临床验证,对皮肤屏障具有修复作用的医学护肤品,不仅可以缓解干燥、刺痛、灼热等敏感症状,而且能减轻阵发性潮红等临床表现。无论哪种类型玫瑰痤疮,均应使用保湿润肤制剂,防晒(戴宽檐帽子、用SPF ≥ 30 PA++ ~ +++防晒霜),避免理化刺激(含碱性、乙醇的洗护用品,冷热,风吹,大量出汗),减少紧张等情绪波动。
2. 局部冷敷或冷喷:使用普通冷水湿敷;也可使用冷喷仪。每次冷敷或冷喷15 ~ 20 min,适用于红肿灼热难受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患者。
系统治疗
早中期治疗:1.抗微生物类药物,首选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次选克拉霉素、甲硝唑或替硝唑;2.异维A酸胶囊:在抗微生物类药物无效的情况下,可次选异维A酸胶囊;3.羟氯喹:对同时伴有明显红斑或毛细血管扩张的患者可与抗微生物类药物联合使用。4.β肾上腺素受体抑制剂:卡维地洛兼有α1受体抑制和非选择性β阻滞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血管周围平滑肌上β肾上腺受体而起到收缩皮肤血管的作用,同时可以适当减慢心率,减缓患者的紧张情绪,主要用于难治性阵发性潮红和持久性红斑明显的患者;5.光电治疗:1)强脉冲光(IPL,520 ~ 1 200 nm):可以改善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等症状,抑制皮脂分泌,刺激胶原新生有研究显示,IPL联合双极射频治疗对玫瑰痤疮的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有显著疗效,同时也可应用于丘疹脓疱型患者,但对急性肿胀期皮损应慎用。2).染料激光(PDL,585 nm/595 nm):靶目标为浅表毛细血管内血红蛋白,可以改善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以及瘙痒、刺痛等不适。
鼻赘期增生肥大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疾病转归及预后
玫瑰痤疮一般经过3个月左右的治疗可以得到基本控制或明显好转;多数患者在数年或数十年内有反复发作性,需反复间断治疗;特别是阵发性潮红症状容易反复发作。
以上属于科普知识,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