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诊断
诊断应依据特定患者详细病史、体格检查以及一些常规实验室检查,排除任何相关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或自身炎症疾病。患者病史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a)疾病发作时间;(b)任何诱发因素的存在;(c)与血管性水肿相关性;(d)个别风团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e)药物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免疫法、激素和替代疗法);(f)生活质量(QOL);(g)治疗史(如果存在) [表4]。 表4:荨麻疹诊断测试 在过敏反应伴荨麻疹/血管性水肿体征情况下,应评估其他器官受累症状如肺部(喘息和咳嗽)、胃肠(GI)系统(呕吐和腹泻)、神经系统(头晕)或心脏系统(血压或心率改变)。CSU也可能与感染状态有关,包括病毒感染(乙型和丙型肝炎、单纯疱疹病毒),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蠕虫寄生虫感染。 对疑似病例应排除其他系统性疾病,包括各种疾病,冷球蛋白血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血清病、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疾病、肿瘤(特别是淋巴网状恶性肿瘤和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和其他内分泌疾病。此外,在某些情况下,患者详细病史以及实验室结果可能表明需进行皮肤活检以排除皮肌炎和血管病。虽然不推荐对CU皮损进行常规皮肤活检,但荨麻疹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主要淋巴细胞浸润伴有多形核细胞。典型荨麻疹血管病变荨麻疹症状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经皮肤活检证实存在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据发现,可检测的甲状腺自身抗体与CU呈正相关,但不建议对甲状腺自身抗体进行常规评估。 血管性水肿实质是一种临床诊断,表现为非瘙痒、硬性、无点状水肿,伴典型边界不清,无红斑。在无荨麻疹共存的血管性水肿中,评估应针对遗传性血管性水肿、获得性C1抑制因子缺乏症或ACE抑制剂相关的血管性水肿。然而,对无荨麻疹存在的血管性水肿的详细讨论超出了本文的范围。 荨麻疹的管理 综合管理 治疗方法应以消除或避免病因或触发因素/刺激为基础,通过减少肥大细胞介质释放和/或这些介质在靶器官中的作用,并诱导耐受,对症治疗。在大多数病例中,无法确定荨麻疹病因;然而,良好病史有助于排除诱导荨麻疹的病因,提高治疗效果。建议避免使用物理刺激来治疗物理性荨麻疹,但并非一定可行。CU治疗的目标是快速、全面控制症状。作者建议无论何种类型荨麻疹(CSU / CINDU)治疗目标为尽可能安全、全面控制荨麻疹症状。引起非过敏性超敏反应的药物(例如,非甾体类抗炎药)不仅可诱发CSU,还可加重CSU;建议尽可能消除该类药物。据报道,CSU常与多种炎症或传染病有关。这些感染包括胃肠道感染,例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治疗 一线疗法 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 治疗方案选择的主要依据是通过拮抗H1受体介导的组胺对内皮细胞(风团)和感觉神经(瘙痒)的特异性作用,缓解荨麻疹症状。据报道,第一代抗组胺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抗胆碱能作用和镇静剂作用超过12小时,治疗作用仅4-6小时。它们中的大多数穿过血脑屏障并与脑H1受体相互作用,导致快速眼动睡眠和认知功能障碍。据报道,许多具有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因此,第一代抗组胺药已不再是现代荨麻疹治疗的选择,因为目前存在低成本第二代抗组胺药,它们副作用较小,无抗胆碱能作用(无镇静和认知功能障碍)并且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持续时间,因而具有更好的依从性。 随着新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的开发,如西替利嗪(羟嗪的代谢产物)、氯雷他定和非索非那定,其中一些主要是早期镇静抗组胺药的非镇静代谢产物,在药物安全性方面取得了进一步的进展。近期出现了大量的第二代看组胺药物,如氮卓斯汀、地氯雷他定(氯雷他定的活性代谢产物)、依巴斯汀、左西替利嗪(西替利嗪的活性对映体)和卢帕他定。两种第二代药物阿司咪唑和特非那定被禁用,因多个报道报道了其心脏毒性作用,如QT间期延长、室性心律失常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以及与酮康唑或红霉素的代谢相互作用。在这些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中,许多药物在治疗荨麻疹方面无高水平证据,而且它们之间也存在很大的临床差异。其中仅有七种药物(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卢帕他定和比拉斯汀)已在荨麻疹中进行了详细测试。印度常用的三种第二代抗组胺药(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和左西替利嗪)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荨麻疹的管理中得到了广泛评估,其用药剂量高达标准剂量的4倍。一些报道表明,根据受体停留时间,地氯雷他定是最有效的(Ki:0.4 nM),其次是左西替利嗪(Ki:3nM)和非索非那定(Ki:10nM)(浓度越低,效力越高)。然而,还应评估高停留时间和高亲和力的H1受体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第二代药物的卓越疗效不仅归功于其抗组胺活性,还可能由于其他抗炎作用,如抑制细胞粘附分子-1、内皮白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并抑制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在一项随机临床试验(RCT)中,第二代抗组胺药如贝他斯汀、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和奥洛他定在降低组胺诱导发病方面较安慰剂具有相似疗效;然而,与其他药物相比,贝他斯汀的镇静作用明显要小。 总而言之,现代第二代抗组胺药应始终被视为荨麻疹一线对症治疗方法,因为它们总体安全性良好,疗效可靠,并可广泛应用于控制荨麻疹/血管水肿的病理性级联。 二线疗法 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增量使用 许多临床研究证实了更高剂量的抗组胺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左西替利嗪等用药剂量甚至可高出推荐剂量的四倍,因此最新更新的GA2LEN/ EDF / EAACI / WAO 指南强烈推荐。据认为,抗组胺药加量使用对大多数治疗无效的荨麻疹患者有效。因此,现在将第二代抗组胺药用药剂量增加至批准剂量的四倍被视为CSU / CINDU的二线疗法。 研究证实,高剂量非索非那定治疗与QT间期延长无关,剂量高达800?mg,每天一次或690 mg,每天两次,持续28天,确定了更高剂量药物治疗的安全性。除了非索非那定之外,其他具有良好安全性和有效性的4倍标准剂量给药的药物是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和地氯雷他定。由于左西替利嗪是西替利嗪的活性对映体,本指南建议在其他分子获得更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数据之前,只考虑左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和地氯雷他定进行4倍增量。 在加量之前,我们建议等待1至2周,以使抗组胺药物发挥最大功效。同样,一旦得到控制,建议缓慢降低抗组胺药剂量,不会失去对疾病的有效控制。 两种抗组胺药联合使用可能不会对抗组胺受体产生简单的加成或协同作用,因为它们对H1受体具有反向激动剂作用。不同抗组胺药组合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和药物相互作用尚未得到很好研究,但现有证据表明,抗组胺药联合治疗无充足疗效。更确切地说,对许多抗组胺药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将组胺药剂量可增加4倍,并可作为推荐治疗证据。 由MediCool医库软件王盼编译 原文来自:Indi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Volume 63 ?Issue 1 January-February 2018
热门皮肤性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