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1.蜂的种类和毒性
蜂为节肢动物中的多足纲、膜翅目。蜂的类型很多,常见的蜇人蜂有胡蜂(亦称黄蜂)、蜜蜂、蚁蜂、土蜂、细腰蜂及丸蜂等。蜂尾均有刺器和毒腺。它们蜇人皮肤后会出现特征性临床和组织学特点,即带有火焰红图案的嗜酸性蜂窝织炎(Wells综合征)。
蜜蜂雄蜂无毒性,不蜇人,雌蜂尾部有毒刺和毒囊,是由产卵管发育而来,用于产卵和自卫,但在交尾后退化失去蜇人的功能。工蜂蜇人,尾部的刺针呈管状,顶端有倒钩和毒囊相连。蜇人时刺针刺入皮肤常越刺越深,离开皮肤时刺针常折断在皮肤内。
据蜂种类的不同,其毒汁的成分也不完全一样,如蜜蜂分泌的毒汁有两种:一种是由大分泌腺分泌的酸性毒汁,主要成分为盐酸、蚁酸、正磷酸等;另一种是由小分泌腺分泌的碱性毒汁,含有神经毒。以上这两种毒汁均含有介质和抗原性物质。据测蜜蜂毒汁中含有组胺。
黄蜂的毒汁毒性更强,除含有组胺外,还含有磷脂酶A、透明质酸酶、蜂毒素,故刺入皮肤后释放出的毒汁可引起严重的全身变态反应。
蜜蜂蜇人后带刺的产卵器被折断残留在皮内,但土蜂、黄蜂和大黄蜂能收回毒刺。
2.蜂蛰伤的临床表现
蜂蜇后,皮肤反应轻者仅有疼痛和轻度水肿,重者可有持续数天的严重局部反应。血清病发生于被蜇后的7-10天,表现为发热、荨麻疹和关节痛。有时可在被蜇后数分钟内出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和死亡。超敏反应多数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
对黄蜂的过敏反应也可能表现肥大细胞增生症的症状,而缺乏对蜂毒液的特异性IgE抗体。有报道可发生环形肉芽肿和皮下肉芽肿性反应。在养蜂人中,由蜂胶导致的接触性变态反应常见。
3.蜂蛰伤的处理方法
如发现有折断的称刺应首先拔除,局部可涂3-10%氨水或5%-10%碳酸氢钠溶液,疼痛剧烈时可于患处皮下注射1%-2%普鲁卡因2-4 ml,于蜇伤近端或周围皮下注射,可很快止痛消肿,也可口服抗组胺药及止痛药。慢性反应部位可将曲安西龙悬液以2%利多卡因稀释至5mg/ml后局部注射。严重局部反应可口服泼尼松治疗。
严重全身反应者要肌注0.1%肾上腺素0.3ml,必要时10分钟后可重复使用,易感患者应携带可注射用的肾上腺素。严重反应需糖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联合使用数天。
经评估的有发生过敏反应危险的患者,可以用毒素进行免疫脱敏治疗,以减少发生超敏反应的危险。快速脱敏疗法已得到应用,而超快速舌下免疫疗法显得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热门皮肤性病科